近日,一名网民在网上曝出一组通江县第二中学数名学生排队下跪受到班主任老师体罚的照片,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众多网民关注。事件发生后,通江县教育科技体育局迅速介入调查、处理。经查,网民所反映情况属实,通江县第二中学已对涉事教师张某某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
舆情发展
5月9日下午,通江二中官微对此事回复称,打人老师已被停职反省。然而舆论并未就此平息。10日,中国青年网发文《四川一中学教师体罚学生 校方回应:已停职》引起舆论哗然,环球网、中国网、凤凰、新浪、网易等多家媒体转载报道此事。@四川日报 创建话题#老师当众让学生下跪#,引来近157万网民关注。当晚,通江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对此作出了《关于通江二中张某某老师体罚学生有关情况的通报》,给予教师张某某行政记过处分,并给予该校校长、分管领导行政警告处分。
舆情高涨
5月11日,此事在舆论场上持续发酵。多家媒体报道教师体罚学生原因和主管部门的处置结果,中国新闻网发表题为《四川通江教育部门回应学生遭体罚下跪:教师校长均受处分》的文章,@四川日报、@新京报、@羊城晚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官方微博也陆续发布消息,舆论关注度达到高潮。
媒体评论观点
东北新闻网评论指出,严管严教确实是学校和老师应尽的义务,但并不是只要思路对,就可以乱用方法。“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请教师牢记自己的身份,科学的、合理的给予教诲,树起自己的师德风范。长江网刊文《逼学生下跪并殴打,师“德”呢?》,教育,所传授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知识,还要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如果师德都是如此,我们还能奢望我国2.7亿的学生德才兼备吗?莫让“拳打脚踢”的无良老师打破了公序良俗,也拉黑了自己。
中国网评论认为,要想预防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还需从制度建设抓起。只有建立健全一套涉及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师生的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并纠正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
网民观点分析
综合网民评论情况,其中多数网民谴责教师的暴力行为;部分网民认为对教师的处罚力度太轻;还有网民认为应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考虑打人的原因;也有网民表示侮辱式教育不可取。
@昭阳fire:停止职是什么处罚?中国没有法律吗?有关部门出来走两步
@情疏忘川:停职不是犯罪的处罚,是对该职业不合格的处理,打骂侮辱还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王家大少爷32277:看到评论和舆论都是一面倒,感觉有一点痛心,在这个媒体时代,可能一些小事都能成为焦点,有人关心学生,但是有没有人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过。
@下雨天不打黄伞:作为老师表示,真不爱打娃,更多恨铁不成钢啊。
@当地一个有名的人:适当的打骂都可以接受,每个老师都有恨铁不成钢的时候,但是践踏人格的打骂已无关教育,不可一忍再忍,必须自卫反击!
@飞在天空踏雪:用一种错误的行为去惩罚另一种错误是最可悲的,而这种侮辱式的教育真是不可取啊。
@水哥efe1e:如果拿戒尺打一下小孩手板,我还能接受。法规,扯头发,用电线抽 ,你还是老师吗?恶棍吧?
@www你的思念:他有什么资格有什么权利让学生下跪,适当打骂是可以,但是他还扯这学生头发打,简直败坏教师风气。
舆情点评
国内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早有曝光,而在此事件中,教师以损害学生尊严的方式惩罚学生,成为舆论讨论的焦点。此类事件多发,再次刺痛了舆论敏感神经。有网民反问,校园暴力是否就是从这种教师身上衍生的吗?如何才能挽回学生丢失的尊严?目前有一点可以明确,即殴打学生的行为是个别教师的做法,不能因此否定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不过,虽然此事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理念和学校对教师管理层面的问题。某些校领导者尽管也认为体罚这种方式固然不对,但管总要比不管好,一旦任学生的毛病发展下去,轻则误人子弟,更影响学校的声誉。所以,对一些体罚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纠”政策。这也是为何体罚事件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要想杜绝这种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需对教师准入资格加强审核,对教师心理评估的机制建设也必不可少。另外,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强调相关规章制度“靴子落地”更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职业圈层对此事件中教师的行为表示一定的理解,部分家长也认为这是教师负责任的表现。但这不应当成为损害学生尊严行为的借口,需在合理管教与体罚侮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