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
据酷云数娱数据显示,2024年央视总台春晚收视率较往年大幅上涨达39.40%(央视&卫视)市占率90.22%,位列同时段全频道第一。越来越多的观众坚持了大年三十看春晚,红红火火迎新年的春节传统。
从全国细分市场收视表现来看,北方地区观众更爱看春晚,其中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收视率稳居前三。山西、甘肃、内蒙古等省份,零点后依然守在电视机前。
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坚持“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总目标,涵盖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戏曲、武术、魔术、杂技、音乐剧、微电影等各类型节目,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奉上一道平实、喜庆、优美的“文化大餐。
在节目表现中,由周深演唱的《健康到到令》收视率达34.4974%位列全部节目平均收视率第一。刘谦带来节目《守岁共此时》,通过精湛玄妙的魔术表演,惊艳观众位列收视率第二。全场大合唱《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掀起全场回忆狂潮,位列收视率前三。
同时今年的春晚深入挖掘各分会场独有的历史人文亮点和地域特色,充分发挥主分会场联动优势,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展现各地喜庆热烈的新春气象,引起全网热议截至目前#春晚#话题微博阅读量超1518.6亿次,引发2.7亿讨论。在抖音#央视春晚节目单#视频点赞超132万,#2024春晚主持人#视频点赞超100万。#迪丽热巴新疆舞#视频点赞超69万。
其它台收视率数据汇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网络春晚》
收视率 6.38% | 收视份额 12.81% |
触达率 15.37% | 户均收视时长 49.5 min |
数据来源:【CCData】海量融源收视(全国网) |
《快手一千零一夜·老铁联欢晚会》
收视率 1.04% | 收视份额 2.15% |
触达率 3.88% | 户均收视时长 40.1 min |
数据来源:【CCData】海量融源收视(全国网) |
《2024年河北春节戏曲晚会》
收视率 0.13% | 收视份额0.33% |
触达率 0.43% | 户均收视时长 34.3 min |
数据来源:【CCData】海量融源收视(全国网) |
《2024湖南卫视芒果TV春节联欢晚会》
收视率 2.00% | 收视份额 4.52% |
触达率 6.04% | 户均收视时长 69.3 min |
数据来源:【CCData】海量融源收视(全国网) |
《回家过年·2024年吉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收视率 0.80% | 收视份额 1.79% |
触达率 3.21% | 户均收视时长 45 min |
同时段卫视收视 第2数据来源:【CCData】海量融源收视(全国网) |
《潮起东方中国龙·2024山东春节联欢晚会》
收视率 0.66% | 收视份额 1.63% |
触达率 2.88% | 户均收视时长 58 min |
同时段卫视收视 第3数据来源:【CCData】海量融源收视(全国网) |
《“齐歌龍咚锵”2024河南春晚》
收视率 0.31% | 收视份额 0.66% |
触达率 1.09% | 户均收视时长 30 min |
同时段卫视收视 第8数据来源:【CCData】海量融源收视(全国网) |
过年亲朋好友团聚,免不了又要大鱼大肉。今天中学地理研究从“吃肉”这件事情谈一谈地理思维。
在上述的世界地图中,我画了四个圈:
01
第一个圈-东亚,尤其是中国人,爱吃猪肉。
02
第二个圈-西欧,喜欢吃牛肉。
03
第三个圈-西亚,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吃什么肉不重要,但不吃猪肉。
04
第四个圈-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不吃牛肉。
这四个圈离得并不算远,都在欧亚大陆上,纬度都是中低纬度地带。最有趣的就是有喜欢吃猪肉的(中国),有不吃猪肉的(西亚),有吃牛肉的(西欧),有不吃牛肉的(南亚印度)。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那为什么这样?
风俗?信仰?宗教?习惯?
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一揭晓答案。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吃猪肉?
全球主要生猪生产国猪肉产量占比,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这其实和中国的农耕文化有关。传统中,牛是很重要的生产工具,这决定了中国是不可能大量食用牛肉。
在古代没有化肥,土地肥力下降成为农民头疼的难题,而猪的产粪量巨大,饲养一头猪一年平均产生粪便1.1吨,这还不包括尿液。如此优质的有机肥成为了农民提高土壤肥力的首选。就这样,古时的农村有了一家一户圈地养猪的习惯。可以说,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
进入到腊月,一年上头,苦过累过,饿过渴过,痛过哭过。过年了,就得放纵一下,这就得杀年猪。再苦再穷,年是要好好过的。
其次,猪对食物的要求极低。作为一种杂食动物,猪几乎是什么都吃。尤其重要的是,它不会和人争夺食物,它完全可以依靠一些人不能食用的东西生存。
再次,它的生长周期短,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为人类提供最多的可食用物。
最后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我国的烹饪方式多样,煎、烤、炸、煮、烧等成熟的烹饪方式使猪的每一个部位都为食材。而拉低国外食用猪肉比重的原因就是烹饪方式,像猪肝、猪心、猪肺、猪蹄之类的食材在外国人的心中却属于食物边角料,他们认为这些食物边角料并不具有烹饪的价值,所以一般很少吃。
红烧肥肠,是不是你的最爱
为了方便储存,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将猪肉腌制成腊肉
【补充】我国腊肉制作南方多于北方的地理原因
1 | 气候原因:古代的时候因为物质贫乏,老百姓养了一年的猪在春节前才会杀,北方会几家人分一头猪,因为气候干冷,鲜肉或者熟的肉类可以存放时间较长,基本上可以度过整个春节。而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温和,空气湿度也比较大,鲜肉保存时间较短。所以人们就会采用腌渍、熏制或风干的方法来储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南方的腊肉文化。 |
2 | 地形原因:北方多平原地带,平时采购比较方便,吃多少就买多少,所以很少会有储存的困扰。南方则多为山地丘陵地带,交通极为不便,偏远一点的山区,人们到集市采买生活用品光下山上山就得花很长时间,如果买肉肯定就会多买一些,那怎么保存呢?还是得采用腌渍、熏制、风干的方法来储存。 |
西欧人为什么爱吃牛肉?
西欧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说白了就是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时常潮乎乎的。这样的气候特点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但却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西欧国家的公园草坪上经常被孩子们玩耍踩踏,而我们国家的草坪上却常树立一个牌子“小草很疼,请勿踩踏”。这其实跟气候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欧洲人最早是狩猎民族,以肉食为主。在欧洲,因为地旷人稀,牧草丰富,养牛比较省事。牛的体积比较大,产肉多,而且热量高。另外相比猪肉,牛肉的天生腥味不大,所以烹饪简单,对于以煎、烤为主的欧美人来说,比较方便处理。所以牛肉受到欧洲人的青睐。
西亚人为什么不吃猪肉?
为什么西亚穆斯林不吃猪肉,你说宗教信仰使然,但宗教信仰必然和地理有关。
西亚在历史早期也吃猪肉,古巴比伦时代的环境还是比较湿润的(为什么叫“空中花园”呢),那时候是养猪的,两河流域也算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猪在西亚的消失与环境的变迁有关。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这里炎热干燥,加之人类活动的破坏,很多地方荒漠化。猪吃得多,环境恶化后人们的粮食供给都出现了问题,更别说养猪了。沙漠里更无法放猪,狗吐舌头散热,而猪汗腺不发达,无法在炎热的环境下生存。于是猪就这样在西亚消失了,后来也逐渐被引入到宗教约束。
印度人为什么不吃牛肉?
在印度教的教义里,牛被认为“神灵”。大多数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的教徒,而印度教是不吃牛肉的。
对于印度教徒们来说,牛是一种非常忠实的伙伴,在印度教中非常神圣和崇高地位的。他们会将牛作为一种寄托的载体,通过养牛可以洗掉他们心中的罪孽。
牛在印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在路上见到牛,有时候还会趴在地上给牛喂食,可以说印度牛在印度享受极高的自由权利,生在大街上,长在大街上,自然也不怕行人。如果是病牛或者年龄较大的牛还会被送往“圣牛养老院”安度晚年
但这样的习俗是一开始就有的吗,印度教义里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跟当地的气候有关系。
孟买
印度半岛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相当集中,最高月降水量直接冲出坐标系。这样的雨水量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孟加拉国就是以发洪水著名。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印度洪涝
洪水来临,土地被淹没,没饭吃了,一看有头牛,宰了吃吧。但水退后,要种地了。种地第一步——犁地。假如在中国北方家里牛被吃了,人还可以努努力自己犁,但是别忘了那是旱田。印度种水稻,那是水田,水田都是泥,人哪里拉得动。插秧的话,地硬的插不进去啊。
所以长时间的经验教训,让人们意识到,无论水灾有多么严重 ,牛都不能吃掉。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吃肉的故事,这就是地理的思维方式,以地理的视角看这个有趣的世界。新的一年,再次感谢大家的陪伴,并祝愿各位工作学习顺利、身体健康!
10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