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沿着G65高速,从陕西西安驾车行驶5小时便可抵达陕北榆林市,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榆林93.6公里之外的佳县,一座雄踞在葭芦山巅的千年古城。因地势险要,佳县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期间,日本试图炮轰佳县,无奈炮弹却沿着城墙滚落黄河之中,致使日本军队没能踏过黄河一步。解放战争时,毛泽东转战陕北,曾率部队从此处东渡黄河。
一个月后,佳县的几名学子或许会沿着同样的路线,从这座高原上的小城,历经8个小时的车程,第一次离开这片黄土地,驶往梦想盛开的远方。
7月下旬,搜狐教育携手《三秦都市报》走访了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农村地区的4名学子。她们居住在陕北窑洞中,在家门口举高手机也很难找到一格信号。在她们眼中,脚步依然是与外面世界连接的唯一方式。
在2017年高考中,4名学子均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世代务农的家族终于向外面的世界抛撒下了第一颗种子,期待她们能在外面生根、发芽、长大、成才。对于她们来说,考上大学成为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
“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
16岁小姑娘取得高分报医学院
“听说白雪公主在逃跑,小红帽在担心大灰狼,听说疯帽喜欢爱丽丝,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歌声到此戛然而止。这是张倩倩的手机短信铃声,灵动的音符跳跃在空旷的高原上,平添了一份韵律感。
这位只有16岁的女孩,今年高考取得了589(理科)的高分,在榆林市重点中学名列班级第二名,被重庆医科大学录取,学制五年。
图为张倩倩和母亲
“我父亲死于食道癌,那时我就想学医,救治更多的病人。”虽然年龄小,但倩倩的语气中透露出十足的坚定。
在倩倩初二那年父亲因食道癌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倩倩和腿部重度残疾的母亲,以及一个经济毫无保障的未来。“靠着亲戚的资助,我后来上了高中,”张倩倩说。
对于一个不求吃不求穿的孩子来说,家庭贫困从不会使她畏难。但当看到其他同学报辅导班补习功课时,张倩倩第一次感到了令人窒息的无力感。“问同学,问老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难点。”凭借这股劲头,张倩倩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她善于把所学与实际结合,喜欢思考问题,将知识融会贯通。
“我最喜欢关羽,”谈起历史人物,张倩倩说到,“因为他特别重情义。”的确,她也是一个重情义的孩子。在自己上学期间,全靠叔叔照顾行动不便的母亲。倩倩对叔叔承诺,“我会像对待父亲一样照顾您。”顿时,这位49岁的老汉不禁眼角湿润。
还有一个月就要离开家,远赴千里之外的重庆。从未出过远门的倩倩特别期待外面的世界,想象中的重庆应该是高楼大厦的模样。“上了大学会更努力学习,还会找机会勤工俭学,补贴家用。”她灵动的眼睛中闪烁着渴望的目光。
11个月大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挣的第一笔工资要给爷爷买烟
图为康愿愿与搜狐网教育频道主编郑蓉
傍山而箍,那深深嵌入土壤的三口窑洞成为这一家人的安身之所。抬头望去,窑洞上面仿若压着一座大山,稀疏的树木松松散散地分布着,被雨水冲刷的沟壑依然清晰可见。
在这三口窑洞里,住着78的爷爷、70岁的奶奶以及18岁的孙女康愿愿。这位瘦小的姑娘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理科426分的成绩,被陕西学前教育学院录取。
得知这一消息后,康愿愿通过微信告诉了不在身边的爸爸,得到的回复是“好着了”,此后便没有了下文。
在康愿愿11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外出打工,妈妈也离开了这个家庭,从此,还未断奶的愿愿便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住在这口窑洞中,一住就是十八年。十八年来,妈妈再也没有回来过,爸爸成立了新家庭,切断了与愿愿的一切交流。
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是快乐的。“过年炒两三个菜,有豆芽、有鸡蛋、还有粉条,我们一块看晚会、看电视,好着了。”说到这儿,愿愿的眼睛弯成了两个小月牙。
“但要是爷爷奶奶不在了,我就没有家了。”当时读初中的愿愿看到班上的孩子有爸爸妈妈骑摩托车接回家,她第一次意识到,她与他们不一样。放假回家,她一个人从榆林坐车到佳县,再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见到爷爷奶奶。“习惯了,走路不觉得长。”
她知道爷爷喜欢抽烟,平日只吃两顿饭的愿愿会把节省下的钱给爷爷买烟。这位78岁的老人在愿愿眼中是严肃可敬的,“穷不要紧,得做个好娃,要有志气。”
“以后挣得第一笔工资还给爷爷买烟,”愿愿笑着说。
但上大学意味着半年才能回家一次,最让愿愿牵挂的是住在这口旧窑里的爷爷奶奶。“下雨天你们就钻在里面不要出来,谁也不知道上面会落下来什么,”愿愿叮嘱到。
她是五兄妹中唯一健康的孩子
比老渔夫桑提亚哥更幸运,因为有家人陪伴
图为崔荣荣
“我比渔夫幸运多了,他独自一人在大海上奋力捕鱼,而我还有家人,让我感到特别有力量。”谈起家人,崔荣荣想到了《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老渔夫桑提亚哥。
她的确是幸运的。在这个原本的七口之家,崔荣荣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先后因血友病离世,唯一的姐姐也查出患有血友病,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
健康,成为父母对崔荣荣的全部期望。“只要她好好的就行,”荣荣的母亲说,“她班主任之前跟我反映,荣荣为了省钱不吃早点,我说这怎么行。”
她喜欢在学校的日子。“有些问题靠自己在家是没办法解决的,但在学校不一样。”没有钱买辅导书,她便借同学的看,遇到不会的问题随时请教老师。“历史老师像朋友一样跟我们聊天,给我们讲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荣荣非常喜欢这位历史老师,“我报志愿的时候历史老师一直在身边指导我。”
今年高考,崔荣荣以484分的成绩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思想政治专业录取。她早已决定毕业后当一名老师。在她眼中,老师不仅可以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会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人生观,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如何感恩。而这也正是荣荣的老师教给自己的。
“他很坚强。”圣地亚哥渔夫是崔荣荣最欣赏的文学人物。即使最终只能拖回一架鱼骨,但他曾勇敢地拿起鱼叉刺向鲨鱼的心脏;明知自然不可战胜,他却有孤身驶往深海的勇气。“大学会给我更多时间去思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面对未来,这位小勇士信心满满。
喜欢看喜剧乐得哈哈大笑
解出数学题成就感爆棚
图为李悦悦与弟弟
悦,从心,意为内心的喜悦。正如她的名字所示意的那样,这位叫李悦悦的女孩见到我们笑得特别开心,明媚的笑脸已经成为她最普通的表情。
“我就喜欢看喜剧片,能够哈哈哈笑的那种。”她笑声爽朗清脆,脑后的马尾辫有节奏地在肩上摆动。
由于家离镇子较远,三年级时,李悦悦就开始了住校生活,只在学校放假时才回家。妈妈忙于农活,顾不上去看她,但悦悦从未有过任何抱怨,“妈妈平时那么忙,再来看我我哪过意的去。”
这位爱笑的女孩也有“暴躁”的时候。“解不出数学题我就特别暴躁,”李悦悦突然眉头一皱,仿若当时解题的样子,“但我特别喜欢数学,就想解出来,一旦做出来就特别开心。”说完,她又不禁笑出声了。
今年,李悦悦以509分的高考成绩考入陕西科技大学数学系,这也是她的第二次高考成绩,去年的成绩是370多分。在这相差悬殊的分数之间,隐藏着李悦悦难以诉说的悲痛与坚韧。
高二那年,李悦悦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离开后,这个家庭只能靠悦悦的妈妈干农活带来收入。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在经历老年丧子的悲痛后,两位老人更是深受打击。再加上弟弟也在上学,家里的花销一下子紧张起来。
经历家庭变故的李悦悦第一次高考发挥失利了,但这并没有让她由此放弃。“倔,”悦悦的妈妈这样评价自己的女儿。“我就是不信,别人说做不到,我偏偏要做到。”靠着这股子倔劲儿,悦悦今年的高考成绩在班里名列第一。
离开李悦悦家时,她的奶奶正坐在门口的石板上乘凉。羊圈里的几只绵羊怡然自得地嚼着榆树叶,不时威武地看几眼对面的大黑牛。门框中永远定格着这家人爽朗的笑脸。
如果您愿意帮助以上寒门学子,可拨打陕西三秦都市报电话:029-82233159
我们希望更多的寒门学子申请报名,更期待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伸出援手,帮助和鼓励更多的孩子!2017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各地报名和资助热线,帮助寒门学子步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