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孟或建立新组织 印度会加入吗 南亚合作新格局。2025年6月19日,中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外交高官在云南昆明会面,正式启动三国副外长级合作机制。会议桌上摆满了产业协作、贸易畅通、海洋资源开发等十几项具体的合作计划。印度媒体对此表示不满,称这是“中国在南亚建群”,而印度被排除在外。
印度在南亚的地位显得有些尴尬。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公开表示愿意学习中国经验,巴基斯坦则在边境冲突中使用中式装备取得优势。斯里兰卡新总统也被印媒贴上“亲华反印”的标签。尽管莫迪推行了十年的“邻国优先”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但这些国家纷纷转向东方寻求合作。
印度的霸权行为引起了南亚各国的反感。尼泊尔购买高射炮后,印度封锁其边境长达15个月;孟加拉国提出水资源合作时,印度水利部长直接拒绝;今年4月,印度单方面撕毁《印度河用水条约》,导致巴基斯坦130万人面临灌溉危机。这种资源武器化的做法迫使南亚各国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尼泊尔推进中尼铁路项目,孟加拉国学者批评印度的“合作”实为经济控制,马尔代夫新总统下令印度驻军撤离,印度则开发距马尔代夫仅130公里的拉克沙群岛旅游项目。
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合作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二期已经启动,重点发展新能源和数字基建,孟加拉国也在积极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印度虽然参与了讨论,但态度暧昧,既想搭中国的便车,又担心被边缘化。这次中巴孟三国直接组团,使印度在这个区域合作框架中成了局外人。
印度外交部在峰会结束后发表声明,指责中巴孟合作破坏地区平衡,并搬出所谓的“价值观外交”施压。然而,明眼人都知道,印度真正担心的是自己在南亚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都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三国联手后,印度在南亚的话语权被稀释了不少。
印度一边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试图在南海问题上牵制中国;另一边,在中印边境增兵,试图通过军事威慑转移国内压力。但这些举动似乎效果有限,反而让印度在国际社会上显得越来越孤立。
近年来,中国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巴经济走廊已投入运营,瓜达尔港扩建使巴基斯坦成为中国在印度洋的重要支点;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等项目也极大改善了孟加拉国的基础设施。相比之下,印度的“邻国优先”政策由于国内政治斗争和经济疲软,实际成效有限。
这次中巴孟峰会对印度来说是一记警钟,提醒它在全球化背景下单打独斗已行不通,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如果印度继续抱着“南亚霸主”的心态不放,恐怕会在区域合作中越落越远。中巴孟三方多次强调,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不针对任何第三方,这给印度留了一扇门,就看印度是否愿意以平等姿态参与其中。
中巴孟昆明峰会标志着南亚地区合作进入新阶段。三国联手共谋发展,不仅为各自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地区和平稳定提供了新保障。印度是继续在一旁酸溜溜地指责,还是积极融入区域合作,这将是一个考验其外交智慧的重要时刻。南亚的未来不应由霸权思维主导,而应是合作共赢的新图景。印度若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终将在这场区域变革中彻底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