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消息称美国商务部通知相关企业恢复对华出口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和飞机发动机等产品。这被认为是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的迹象,表明两国之间的贸易谈判正在取得进展。
外交学院院长王帆表示,美国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措施是基于中美经贸会谈的良好基础,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进展。但他强调,这不是美国对中国的“恩赐”,而是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互利共赢原则的正确做法。王帆指出,这些限制措施本来就是附加的、不合理的,取消这些措施只是回到正确的做法,不应被解读为对华“让步”。
王帆还提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早前承认,这种政策调整是一种“谈判需要”和“极限施压策略”,通过夸大谈判筹码试图实现不合理要价。这说明美方调整并非基于实质性的政策转向,而是博弈手段的一部分。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中美伦敦经贸会谈后,双方确认了落实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的具体细节。目前,双方团队正在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中方正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申请。美方也采取相应行动,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并向中方通报了相关情况。发言人表示,对话合作才是正道,讹诈胁迫没有出路。希望美方继续同中方相向而行,进一步纠正错误做法,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落实好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王帆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出口政策时常伴随着“收紧—松绑”的反复无常。如果美国对华强硬政策的本质不发生根本调整,未来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对华施加不合理压力,对中美关系构成负面影响。因此,中方仍需保持警惕,做好多手准备。他回顾道,过去40多年中美持续合作的基础正是互利共赢。中国乐见与美国在互利共赢的框架下深化合作,但同时也做好了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中国的发展并不依赖于单一国家的合作。
近日,美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特朗普政府已允许通用电气航空恢复向中国商飞出口喷气发动机。这是继芯片设计软件和乙烷之后,特朗普政府第三次解除对华出口禁令。分析师指出,虽然短期内这将推迟中国喷气发动机的国产化进程,但任何挫折只会坚定中国自主自强的决心。民航工作者张仲麟表示,本次美国解除禁售在意料之中,符合前期对于禁售不会持续很久的判断。C919的国产化进程将会持续推进,配套国产发动机也将加快发展。
王帆强调,对中国而言,战略自主性与科技自主性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不受美方政策影响。中国的全面崛起不会一帆风顺,唯有依靠自身的战略自主与实力积累。最近几周,美国又暂停了核设备供应商向中国核电站出口设备的许可。王帆认为,考虑到美国在高科技、军事等敏感领域基于霸权思维对华展开竞争,“局部脱钩”仍会是一个常态。
王帆指出,美国眼下面临经济层面的困难,重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若在此时与中国这个重要市场发生大规模冲突,显然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也不利于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他表示,面对关税施压,中国始终秉持“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原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前中美关系出现的积极迹象值得肯定,但距离彻底取消不合理关税、结束关税战仍有一定距离,中方仍需要继续“察其言观其行”。希望美方此次调整能成为一个良好开端,推动中美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重建经贸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