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UKU能复制现象级爆款神话吗!随着LABUBU的飞升,众多待爆IP紧随其后。Crybaby哭娃率先崭露头角,从冷门IP跃升为Lisa的新宠。一个隐藏款“初生白”盲盒在二手平台上炒到了2717元,黄牛们也打出“错过LABUBU别再错过哭娃”的口号吸引新玩家。
泡泡玛特的星星人手办盲盒同样经历了价格飙升。这款原价69元的手办在官方店早已售罄,黄牛报价从85元飙升至超300元,成为泡泡玛特2025年的又一个爆款。
泡泡玛特的爆款效应催生了行业跟风潮,各路潮玩公司纷纷试图抓住这一资本红利。WAKUKU作为后起之秀,被小红书用户称为“比LABUBU更具性价比”。截至6月30日,WAKUKU已连续7天霸榜天猫潮玩热销榜和京东潮流盲盒热卖榜,销量超过2万笔。
6月18日,南京MINISO SPACE开业当天,许多消费者排队购买WAKUKU限定新品。为了抢购159元的“酷酷豹”毛绒吊卡,有人排队超过3小时。而499元的“豹豹大王”、899元的“潮趣派对”公仔首批发售即售罄,不少玩家只能等待补货。
这种盛况让人联想到LABUBU当年的爆火轨迹,但WAKUKU的走红周期更为短暂。LABUBU是上市公司耗时七年自行孵化的自研IP,而WAKUKU则是在爆红后被量子之歌以2.35亿元收购61%股权的“速成品”。尽管两者出圈路径相似,但WAKUKU通过明星带货和名创优品渠道迅速铺货,在短时间内掀起抢购潮。
值得注意的是,潮玩市场至今仍高度分散,即使是头部的泡泡玛特,2024年按GMV计算的中国IP玩具市场份额也仅11.5%。这意味着各家品牌都在拼命探索可持续盈利路径。同时,二手市场的价格波动敲响警钟,LABUBU部分款式价格回落,有玩家因“买后降价”申请退款;WAKUKU的“酷酷豹”吊卡虽炒到888元,但非限定款已出现价格松动。
WAKUKU诞生时间不长,2024年正式面市,2025年3月被量子之歌收购。WAKUKU的破圈离不开Letsvan与乐华娱乐的深度绑定。乐华娱乐全资控股关联公司与Letsvan成立合资公司,乐华娱乐执行董事孙一丁亲自担任法定代表人。这一合作直接为WAKUKU注入了顶级资源。
在产品设计上,WAKUKU采用与LABUBU相似的毛绒加糖胶材质组合,名字沿用ABB式结构,人设主打“邪魅可爱”的野性萌感。故事内核上,WAKUKU设定为“古老部落的丛林猎手”,并延续IP歌曲破圈策略,推出由贾乃亮女儿甜馨演唱的主题曲,全网曝光量突破10亿次。
WAKUKU还搭建了明星带货矩阵,虞书欣、戚薇等明星频繁晒出WAKUKU单品,奥运冠军全红婵、陈梦也加入“晒娃”大军。这种明星矩阵通过娱乐圈人脉网络形成传播裂变,提升品牌调性。
在渠道策略上,WAKUKU聚焦TOP TOY、X11等核心潮玩场景,并借助名创优品成熟且广泛的线下门店及线上直播间进行销售。2025年3月,“胖哒哒”系列在北京壹号店首发,当日销售额位列该门店历史营业额总榜亚军。5月,“狐狐兔兔”系列在上海、南京门店首发,均创下销售新高。
海外拓展方面,WAKUKU复制了LABUBU的“泰国跳板”策略,邀请泰国明星Faye Peraya Malisorn担任推荐官,通过本土化营销强化市场渗透。
尽管WAKUKU尚未达到LABUBU的市场认知度,却已凭借潮玩风口实现资本与流量的双重收割。电商平台与线下店铺频频售罄,WAKUKU也开始复刻LABUBU的预售模式,通过定期推出限量盲盒与周边产品营造稀缺感。
然而,这套被验证的爆款公式正遭遇难以逾越的复制天花板。潮玩市场新增IP数量同比增长,头部IP如POP MART、52TOYS持续加码跨界联名,小众IP也能与国民品牌达成合作。WAKUKU复制的“明星+跨界”模式已成为行业常规操作,边际效应递减。
更重要的是,WAKUKU能否破圈成为下一个爆款,取决于能否讲好一个动人的故事。WAKUKU的形象仍停留在扁平标签层面,缺乏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故事内核。此外,WAKUKU在线下严重依赖外部平台铺货,一旦合作出现变动,产品销售将遭受冲击。在内容生态打造上,WAKUKU也远远落后于行业头部企业。
对WAKUKU而言,IP生命周期的延续不仅需要讲好故事,还需在资本泡沫破裂前突破渠道依赖、补足内容生态。否则,在头部玩家的挤压下,这个被资本推上风口的“待爆”IP想要在这片潮玩市场中杀出重围,恐怕远比想象中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