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秋,越来越有深意。到了寒露节气,大雁南飞,菊始黄花。月露清冷,梧叶飘黄。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寒露时节,凉气加重,会有人叮咛,添衣加被。秋深处,满目秋黄。落叶随风,菊花满堂,柿子枝头笑,蟹黄味道长。
晨起,有雾。到了寒露,冬天就不远了。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心暖问安,披肩抵御薄凉。——《秋深寒露》
节气: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九月节令 )
代表寓意:气温比白露时更低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露水更凉
所属季节:秋季
时间:每年10月7或8或9日
前一节气:秋分
后一节气:霜降
风俗活动:赏菊、登高
三候:鸿雁来宾、雀入水为蛤、菊有黄华
我国传统将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池 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24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们的目标
我们的责任
我们的使命
我们的理念
我们的SLOGAN
南昌吾悦校区:0791-88396886、15179200038
南昌天虹校区:0791-83956677、18070066188
南昌世茂校区:0791-86806886、18070386886
湖南株洲校区:13657333955(筹建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