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星舰终于获得批准进行首次轨道发射。发射时间定在4月17日(下周一),届时将会全球直播。
SpaceX的星舰是人类历史上最高最大的火箭,远远超过曾经的登月火箭土星5号。整体高度达到119米,直径达到9米。
因为是首次发射,且要求一级的33台发动机同时点火,且均不能出故障,马斯克本人认为,发射成功率只有50%。
如此巨大的火箭,要是能够成功发射,本身就是一件开辟历史的事情。如果发射失败,那么也会极其震撼。
为什么会建造得这么大?
因为人家的目标是火星。送人类到火星去定居。
根据SpaceX官方发布的视频显示:
发射时,一级火箭的33台发动机同时点火。当飞到距离地球表面65公里时,一级火箭和星舰分离。
一级火箭再次进入大气层,在接近地球表面时再次点火,停回发射台架。
二级火箭,即星舰,将继续飞行到近地轨道,与等待在此的燃料补充星舰对接。补满燃料后,星舰正式启程,前往火星。
按照马斯克的计划,2029年开始火星移民,到那时,将有一千艘星舰一起发射,携带各类建造设备和生活物资,到火星搭建起人类永久居住场所。
那一定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
为什么这次发射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注?因为这枚星舰不普通。
SpaceX 的星舰(Starship)是一款全新的可重复使用的太空运输系统,有许多创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
1. 可重复使用:星舰的设计目标是实现高频率、低成本的太空运输。为此,SpaceX 开发了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技术,包括其一级火箭“超级重型”(Super Heavy)和二级火箭“星舰”。这些火箭在完成任务后可以返回地球,经过检查和维修后再次发射,大大降低了太空运输的成本。
2. 全不锈钢结构:星舰采用了不锈钢作为主要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成本相对较低。此外,不锈钢的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这对于液氧和液甲烷这类低温推进剂的储存非常有利。
3. 燃料:星舰使用液氧和甲烷作为燃料,这种燃料在地球上储量丰富,成本较低。同时,液甲烷在火箭发动机中燃烧产生的污染较少,有利于火箭发动机的可重复使用。此外,液氧和液甲烷还可以在火星等地通过当地资源制造,为未来的星际探险提供能源支持。
4. 强大的运载能力:星舰的设计目标是能够将多达 100 名乘客或 100 吨货物送入地球轨道。这种强大的运载能力使得星舰可以执行各种太空任务,如载人航天、卫星发射、太空探测、太空旅游等。
5. 使用灵活性:星舰可以根据不同任务需求进行定制和改装,如安装太空实验室、月球着陆器、火星基地等设施。这使得星舰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满足未来太空探索和开发的多样化需求。
不过,根据目前的信息,4月17日的星舰发射并不是直接前往火星的任务。这次发射主要是进行一次高空测试飞行,以验证星舰的设计、性能和可靠性。在这次测试中,星舰将在地球大气层内进行飞行,然后返回地球表面。这次测试对于评估星舰的技术成熟度和为未来的火星任务做准备非常重要。
SpaceX 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行更多的星舰测试和发射任务,逐步增加任务的复杂性和距离。在成功完成地球轨道和月球任务之后,SpaceX 将开始着手火星任务的准备。目前,SpaceX 计划在本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实现首次载人火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