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拉米正考虑访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关于你提到的访问,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前不久,中英两国外长在老挝万象举行了会见。我们对加强双边交往合作始终持积极开放态度。中英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稳定互惠的中英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双方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希望同英方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动中英关系取得新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世界。
在昔日保守党的领导下,英国与中国的高层接触寥寥无几,并且在“脱欧”的背景下,英国与欧洲也逐渐脱钩,关系比较亲密的似乎只有美国。在过去的几年,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堪称大国中的“小透明”,,国际影响力日益降低,国内经济发展疲软,社会民生问题频发。在人民的强烈不满声中,保守党下台,工党时隔多年重掌政权。相对于保守党在外交方面的消极姿态,工党更为积极开放,放话将不再盲目追随美国,将与欧洲重新建立联系,“将与全世界的任何政府合作”。
英国这些年可真是不太顺,2016年那场"脱欧"公投,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英国的命运,这一脱,就拖出了一堆麻烦事。国际影响力下降,经济发展疲软,社会问题频发,这可不是一般的头疼,工党上台后,看来是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了,他们认为,过去那个"全球英国"的口号实在是太不切实际了。英国还是得认清现实,承认自己就是个欧洲中等强国,这种自知之明,倒是让人刮目相看。
在前不久老挝举办的东盟组织各成员国的外交部长会议上,我国和英国同为受邀参会的嘉宾,两国之间的外交部长自然要进行一番会谈。在这次会谈当中,面对王毅部长提出的我国和英国之间的合作,应当保证处于尊重彼此这一基调之上的言论。拉米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复。不但重申了我国是英国的重要合作伙伴,还阐述了我国和英国应当共同努力维持关系。这段近乎“打太极”的言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名外交部长有所保留。
时间倒回到今年,英国政坛迎来了一场重大变革。工党领袖基尔·斯塔默成功登上首相宝座,随即展开了一系列内阁任命。拉米上任伊始就给人留下了雷厉风行的印象。他一上任就开始批评前任政府对中国的政策,似乎有意重塑英国的对华策略。就在外交舞台上风云变幻之际,英国国内却陷入了一片混乱。当地时间,英国政府突然宣布破产,背负着高达200亿英镑的巨额财政赤字。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航空公司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暂时停飞去北京的航班。
英国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顶端新闻记者,由于当前的旅客数量、客座率下降等因素,陆续取消了原本从北京直飞伦敦的航班,未来仅保留从上海、香港直飞伦敦的航班。北京直飞伦敦的航班取消后,原本有出行计划的旅客均向上海集中,“上海飞伦敦的航班旅客数量比以前多了,这其实属于正常的航线调节。”工作人员表示。同日,顶端新闻记者致电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航空公司,表示受限于旅客数量的限制,阿联酋航空公司目前仅保留了迪拜到中国内地的直飞航班。
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英国一方面想要和中国建立伙伴关系,想要进入中国市场,但同时又停飞北京,难道似乎这完全是一个矛盾的决定。事实上,英国这一次针对中国,一是因为世界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英国是美国的忠实盟友,紧跟美国的政治步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目前中美的博弈还没有结束,美国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都有参与,作为美国的“朋友”,英国当然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和中国进行合作,这一次航班停运,也算是给美国一个交代了。
美国把中国当成自己称霸世界最大的障碍和对手,因为想尽一切办法遏制中国。而英国是美国忠实的盟友和小弟,自然也要紧跟步伐,对中国进行施压。然而英国政府也知道,自己国内现在经济疲软,根本没有可以增长的点,而中国恰好能为其经济振兴提供巨大帮助。他们想要进行合作,但又怕得罪美国,所以干脆玩起来了双标”,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可谓不狡猾。但是这种“既要、又要”的把戏已经被我们看穿,如果真的想要和中国合作,那就需要英国拿出足够的诚意,而不是“阳奉阴违”。
中英关系的发展变化走向取决于英当局是否能摆正自己的定位。要想取得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的经贸利益,英当局充分改革外交政策是唯一出路。经济困境必然加剧社会动荡,英国当局要想稳定民生就必需高度重视经济利益,这就使得英当局有效加强对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