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孙俪出席时尚芭莎年度派对。亮相时,网友发现她的唇下痣消失了,随后话题#孙俪唇下痣没了#登上热搜。
其实,在《甄嬛传》播出期间,孙俪唇下的一个小黑点就引发过观众的关注。到《芈月传》和《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期间,这颗痣已经成为她面部轮廓的一个标志。然而,不管是孙俪的出道作品《玉观音》,还是后来的《幸福像花儿一样》《新上海滩》,一直到2006年拍摄、2008年播出的《甜蜜蜜》,剧照显示当时她的唇下是平滑无痣的。
皮肤上长痣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否需要切除常常让人纠结。从皮肤科医师的角度来看,人们常说的“痣”包含多种类型的皮肤病,总体来说包括两大类:一类与黑素细胞增生相关,如色素痣、蓝痣等;另一类与皮肤发育异常相关,为先天性错构瘤,如表皮痣、皮脂腺痣等。平常大家所讲的痣实际上是指色素痣。
对于痣的治疗与否,通常要综合考虑美观因素、治疗意愿及皮损的恶变倾向。其中最需关注的是皮损是否存在恶变倾向,或者皮损本身已经是恶性病变但尚未诊断的早期黑素瘤。若有恶变倾向,就需要积极及时治疗,进行痣的去除,以防病变进一步发展扩散,否则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
当你的痣符合ABCDE特征或具有“丑小鸭”特征时,就要特别小心了。“丑小鸭”是一个比喻,指多个痣中是否有长得与其他痣外观不同的痣,这也是提示黑素瘤的重要征象。此外,当痣出现显著而迅速地扩大、颜色加深、表面结痂、容易出血、破溃、附近淋巴结肿大或周围出现“卫星状”损害等情况时,也需要警惕,及时就医并进行治疗。
医生可以通过多种辅助技术对痣的良恶性进行判断,如皮肤镜、皮肤组织病理等。皮肤镜作为一种新型且无创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医生更快地判断痣的问题。对于可疑的痣,医生可以通过镜下特征性的表现来进一步判断,从而区分必须切除的痣和良性痣。如果还不能确定,则需要去除后做组织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