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谈新冠后肺结节患者增多 CT检查增加发现更多!我国约有1.5亿肺结节高危人群,每年新检出的肺结节病例达1000万至2000万。新冠疫情后肺结节检出率显著上升的原因之一是新冠后做CT的人数大幅增加,进而让更多的肺结节被发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环境污染等也会导致肺结节的出现。
钟南山提醒,诊断出肺结节既不要过于恐慌但也不能轻视。肺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其中也有近11%有恶性倾向,因此关注肺结节的早筛非常重要。肺结节不是肺癌,肺每日不停呼吸,吸入粉尘、细菌甚至病毒等外来异物,当免疫细胞清理这些异物后,肺内可能会留下钙化点或结节。大部分结节如同皮肤愈合后的瘢痕,能在体内与我们和平共处,一般无需过度担心。
新冠病毒感染确实可能导致肺结节或原有结节增大,这通常与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反应及修复过程密切相关。新冠后出现的肺结节多为炎症型,会随着炎症的消散逐步吸收,大部分无需过度担忧。发现肺结节不用恐慌,其中80%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
钟南山还提到,目前AI技术可更精准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AI通过深度学习海量肺部影像及诊断数据,能生成恶性概率评估,若概率达80%以上可考虑手术。结合CT影像学特征与血液生物标志物(如DNA甲基化检测)分析,综合准确率可达近95%。这些方法既能精准治疗,又能减少不必要手术,未来中国肺癌5年生存率有望达90%以上。
对于结节的良恶性,还可以通过几个技巧来进行初步判断。直径大于8毫米以上的结节要提防,小于5毫米的结节可以先观察。直径大于10毫米的实性结节,如果长期存在并逐渐增大,恶性的可能性越大。一般来说,实性结构比较危险。特别在磨玻璃基础上实性成份逐渐增加的结节,应高度重视。如果实性结节外加形状为分叶状或有短的毛刺,那就更危险了。部分实性的结节中,实性成分越少,磨玻璃成分越多,结节恶性度越低;反之,如果磨玻璃成分越少,实性成分越多,恶性程度越高。对于实性成分里有血管的结节则需警惕。
虽然大部分结节不会癌变,但在生活中有三种行为会增加结节癌变的风险。做饭时油烟机一定要提前2分钟开机,延迟5分钟关机,这样可以让油烟尽可能被吸走。吸烟及二手烟会附着在毛巾、外套、床单等物体表面,有害物质可持续存在长达200天,长期接触可能增加肺结节恶变风险。室内氡污染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全球5%到15%的肺癌病例可能与氡辐射相关。装修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放射性优质建材,装修后需长期保持通风,并可辅助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降低氡累积风险。
如果发现肺结节不必过于恐慌,应在专科医生建议下定期随访复查或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