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乌克兰《基辅独立报》网站报道,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以线上形式出席美国阿斯彭安全论坛时表示,当前,约有50万俄军正在“包围”乌克兰,并且俄计划未来几个月内再增兵20万至30万。据报道,乌梅罗夫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进一步放松对乌使用西方援助武器打击俄本土军事目标的限制。他表示,如果乌无法打击俄境内空军基地等军事设施,就无法阻止俄军对乌城市和基础设施的袭击。乌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游说的“努力还在继续”,并重申将着重打击俄军事目标。
据环球时报援引俄新社此前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议员玛丽亚娜·别祖格拉娅在社交平台上称,乌军总司令亚历山大·瑟尔斯基赞同乌军投降。据报道,别祖格拉娅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多位消息人士向我证实了有关瑟尔斯基及其亲信立场的两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他赞同签署停火协议以及各种以投降与强制和平为主题的方案;他不相信胜利,并坦率地认为我们无法在自己的土地上战胜俄罗斯人。”别祖格拉娅称瑟尔斯基是“罪犯”,称他在任期间每天都在削弱乌军的战斗力。
据北晚在线报道,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接受巴西《圣保罗页报》专访
李辉表示:乌克兰危机是冷战结束后最大的地缘政治冲突,其影响是全球性的,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事外,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更是受到严重冲击。巴西、南非、印尼与中国同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是推动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在乌克兰危机上都坚持客观公正立场,都致力于通过对话谈判推动政治解决。
近期,俄军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规模调动,其兵力之雄厚,令人瞠目结舌,高达 50 万之众。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与此同时,俄军在作战能力方面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他们配备了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电子战设备,这些设备如同无形的利剑,能够在瞬间切断敌人的通信联络,让对手陷入盲聋的困境。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更是俄军的致命杀器,它们如同长了眼睛的子弹,能够精准无误地打击乌军的重要据点,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新型装甲车辆则如同钢铁猛兽,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展现出无可阻挡的威力。
俄罗斯这回是玩真的了足足50万大军正在包围乌克兰!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简直就是要把乌克兰整个吞下去的架势。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乌克兰方面显然是焦头烂额。乌梅罗夫虽然嘴上说着要继续抗争,但那语气里的紧张和无奈,简直是溢于言表。毕竟50万大军的战斗力,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抵挡的。面对如此困境,泽连斯基这位乌克兰的掌舵人恐怕是寝食难安了。一边是俄军的虎视眈眈,一边是内部的分崩离析,更要命的是,连最大的靠山美国,现在都变得不那么可靠了。
同时,乌克兰军队最高指挥官亚历山大·瑟尔斯基的投降消息引起了的关注和讨论。此消息的发布引发了对战争局势是否会因此发生转折的猜测。乌克兰泽连斯基在这一关头希望瑟尔斯基能够改变当前的困境。然而,由于俄罗斯军队的持续猛烈进攻以及乌克兰军队接连受挫,泽连斯基逐渐倾向于考虑屈服和和解的可能性。乌克兰对投降的反应激烈,许多人认为这将是对领土完整和民族荣誉的放弃。这种强烈的反对情绪在和军事领域引发了震荡,影响了的决策和局势的发展。
西方国家则将乌克兰视为遏制俄罗斯的重要棋子,试图通过支持乌克兰,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和影响力,这场冲突,也暴露了西方国家内部的分歧和矛盾,一些国家,如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对俄罗斯抱有强烈的敌意,主张对俄罗斯采取强硬立场;而另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法国,则更加注重自身利益,试图在与俄罗斯保持对话的维护欧洲的稳定。
俄乌冲突不仅给俄乌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对国际安全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推动俄乌双方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迄今为止,和平的曙光依然渺茫,俄乌冲突的根源在于历史、地缘政治、安全等多重因素的交织,要解决这场危机,需要各方展现出政治智慧和勇气,寻求兼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的解决方案,国际社会也应发挥建设性作用,为推动俄乌双方重返谈判桌、最终实现和平创造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俄乌冲突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乐观的情况是,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双方能够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外交途径化解分歧,最终达成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协议。然而,悲观的预测则是,冲突可能会进一步升级,甚至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不仅会给俄乌两国带来巨大损失,也会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