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2 Python打卡训练营

article/2025/8/1 5:12:35

知识点回顾
1.回调函数
2.lambda函数
3.hook函数的模块钩子和张量钩子
4.Grad-CAM的示例

作业:理解下今天的代码即可

1.回调函数

Hook本质是回调函数,所以我们先介绍一下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是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函数的函数,其目的是在某个特定事件发生时被调用执行。这种机制允许代码在运行时动态指定需要执行的逻辑,实现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回调函数的核心价值在于: 1. 解耦逻辑:将通用逻辑与特定处理逻辑分离,使代码更模块化。 2. 事件驱动编程:在异步操作、事件监听(如点击按钮、网络请求完成)等场景中广泛应用。 3. 延迟执行:允许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执行特定代码,而不必立即执行。 其中回调函数作为参数传入,所以在定义的时候一般用callback来命名,在 PyTorch 的 Hook API 中,回调参数通常命名为 hook

# 定义一个回调函数
def handle_result(result):"""处理计算结果的回调函数"""print(f"计算结果是: {result}")# 定义一个接受回调函数的函数
def calculate(a, b, callback): # callback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参数名"""这个函数接受两个数值和一个回调函数,用于处理计算结果。执行计算并调用回调函数"""result = a + bcallback(result)  # 在计算完成后调用回调函数# 使用回调函数
calculate(3, 5, handle_result)  # 输出: 计算结果是: 8

lamda匿名函数
在hook中常常用到lambda函数,它是一种匿名函数(没有正式名称的函数),最大特点是用完即弃,无需提前命名和定义。它的语法形式非常简约,仅需一行即可完成定义,格式如下:
lambda 参数列表: 表达式

参数列表:可以是单个参数、多个参数或无参数。

表达式:函数的返回值(无需 return 语句,表达式结果直接返回)。
 

# 定义匿名函数:计算平方
square = lambda x: x ** 2# 调用
print(square(5))  # 输出: 25

Hook 函数
它可以在不干扰模型正常计算流程的情况下,插入到模型的特定位置,以便获取或修改中间层的输出或梯度。PyTorch 提供了两种主要的 hook:

1. Module Hooks:用于监听整个模块的输入和输出
2. Tensor Hooks:用于监听张量的梯度

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学习这两种 hook 的使用方法。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设置随机种子,保证结果可复现
torch.manual_seed(42)
np.random.seed(42)

模块钩子 (Module Hooks)
模块钩子允许我们在模块的输入或输出经过时进行监听。PyTorch 提供了两种模块钩子:

- `register_forward_hook`:在前向传播时监听模块的输入和输出
- `register_backward_hook`:在反向传播时监听模块的输入梯度和输出梯度

前向钩子 (Forward Hook)
前向钩子是一个函数,它会在模块的前向传播完成后立即被调用。这个函数可以访问模块的输入和输出,但不能修改它们。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前向钩子的工作原理。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定义一个简单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class SimpleModel(nn.Module):def __init__(self):super(SimpleModel, self).__init__()# 定义卷积层:输入通道1,输出通道2,卷积核3x3,填充1保持尺寸不变self.conv = nn.Conv2d(1, 2, kernel_size=3, padding=1)# 定义ReLU激活函数self.relu = nn.ReLU()# 定义全连接层:输入特征2*4*4,输出10分类self.fc = nn.Linear(2 * 4 * 4, 10)def forward(self, x):# 卷积操作x = self.conv(x)# 激活函数x = self.relu(x)# 展平为一维向量,准备输入全连接层x = x.view(-1, 2 * 4 * 4)# 全连接分类x = self.fc(x)return x# 创建模型实例
model = SimpleModel()# 创建一个列表用于存储中间层的输出
conv_outputs = []# 定义前向钩子函数 - 用于在模型前向传播过程中获取中间层信息
def forward_hook(module, input, output):"""前向钩子函数,会在模块每次执行前向传播后被自动调用参数:module: 当前应用钩子的模块实例input: 传递给该模块的输入张量元组output: 该模块产生的输出张量"""print(f"钩子被调用!模块类型: {type(module)}")print(f"输入形状: {input[0].shape}") #  input是一个元组,对应 (image, label)print(f"输出形状: {output.shape}")# 保存卷积层的输出用于后续分析# 使用detach()避免追踪梯度,防止内存泄漏conv_outputs.append(output.detach())# 在卷积层注册前向钩子
# register_forward_hook返回一个句柄,用于后续移除钩子
hook_handle = model.conv.register_forward_hook(forward_hook)# 创建一个随机输入张量 (批次大小=1, 通道=1, 高度=4, 宽度=4)
x = torch.randn(1, 1, 4, 4)# 执行前向传播 - 此时会自动触发钩子函数
output = model(x)# 释放钩子 - 重要!防止在后续模型使用中持续调用钩子造成意外行为或内存泄漏
hook_handle.remove()# # 打印中间层输出结果
# if conv_outputs:
#     print(f"\n卷积层输出形状: {conv_outputs[0].shape}")
#     print(f"卷积层输出值示例: {conv_outputs[0][0, 0, :, :]}")
钩子被调用!模块类型: <class 'torch.nn.modules.conv.Conv2d'>
输入形状: torch.Size([1, 1, 4, 4])
输出形状: torch.Size([1, 2, 4, 4])
# 让我们可视化卷积层的输出
if conv_outputs:plt.figure(figsize=(10, 5))# 原始输入图像plt.subplot(1, 3, 1)plt.title('输入图像')plt.imshow(x[0, 0].detach().numpy(), cmap='gray') # 显示灰度图像# 第一个卷积核的输出plt.subplot(1, 3, 2)plt.title('卷积核1输出')plt.imshow(conv_outputs[0][0, 0].detach().numpy(), cmap='gray')# 第二个卷积核的输出plt.subplot(1, 3, 3)plt.title('卷积核2输出')plt.imshow(conv_outputs[0][0, 1].detach().numpy(), cmap='gray')plt.tight_layout()plt.show()
反向钩子 (Backward Hook)

反向钩子与前向钩子类似,但它是在反向传播过程中被调用的。反向钩子可以用来获取或修改梯度信息。

# 定义一个存储梯度的列表
conv_gradients = []# 定义反向钩子函数
def backward_hook(module, grad_input, grad_output):# 模块:当前应用钩子的模块# grad_input:模块输入的梯度# grad_output:模块输出的梯度print(f"反向钩子被调用!模块类型: {type(module)}")print(f"输入梯度数量: {len(grad_input)}")print(f"输出梯度数量: {len(grad_output)}")# 保存梯度供后续分析conv_gradients.append((grad_input, grad_output))# 在卷积层注册反向钩子
hook_handle = model.conv.register_backward_hook(backward_hook)# 创建一个随机输入并进行前向传播
x = torch.randn(1, 1, 4, 4, requires_grad=True)
output = model(x)# 定义一个简单的损失函数并进行反向传播
loss = output.sum()
loss.backward()# 释放钩子
hook_handle.remove()

张量钩子 (Tensor Hooks)

除了模块钩子,PyTorch 还提供了张量钩子,允许我们直接监听和修改张量的梯度。张量钩子有两种: - `register_hook`:用于监听张量的梯度 - `register_full_backward_hook`:用于在完整的反向传播过程中监听张量的梯度(PyTorch 1.4+)

# 创建一个需要计算梯度的张量
x = torch.tensor([2.0], requires_grad=True)
y = x ** 2
z = y ** 3# 定义一个钩子函数,用于修改梯度
def tensor_hook(grad):print(f"原始梯度: {grad}")# 修改梯度,例如将梯度减半return grad / 2# 在y上注册钩子
hook_handle = y.register_hook(tensor_hook)# 计算梯度
z.backward()print(f"x的梯度: {x.grad}")# 释放钩子
hook_handle.remove()

Grad-CAM
Grad-CAM (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 算法是一种强大的可视化技术,用于解释卷积神经网络 (CNN) 的决策过程。它通过计算特征图的梯度来生成类激活映射(Class Activation Mapping,简称 CAM ),直观地显示图像中哪些区域对模型的特定预测贡献最大。

Grad-CAM 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反向传播得到的梯度信息,来衡量每个特征图对目标类别的重要性。

1. 梯度信息:通过计算目标类别对特征图的梯度,得到每个特征图的重要性权重。
2. 特征加权:用这些权重对特征图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类激活映射。
3. 可视化:将激活映射叠加到原始图像上,高亮显示对预测最关键的区域。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import torchvision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 as transforms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PIL import Image# 设置随机种子确保结果可复现
# 在深度学习中,随机种子可以让每次运行代码时,模型初始化参数、数据打乱等随机操作保持一致,方便调试和对比实验结果
torch.manual_seed(42)
np.random.seed(42)# 加载CIFAR-10数据集
# 定义数据预处理步骤,先将图像转换为张量,再进行归一化操作
# 归一化的均值和标准差是(0.5, 0.5, 0.5),这里的均值和标准差是对CIFAR-10数据集的经验值,使得数据分布更有利于模型训练
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transforms.ToTensor(),transforms.Normalize((0.5, 0.5, 0.5), (0.5, 0.5, 0.5))
])# 加载测试集,指定数据集根目录为'./data',设置为测试集(train=False),如果数据不存在则下载(download=True),并应用上述定义的预处理
testset =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root='./data', train=False,download=True, transform=transform
)# 定义类别名称,CIFAR-10数据集包含这10个类别
classes = ('飞机', '汽车', '鸟', '猫', '鹿', '狗', '青蛙', '马', '船', '卡车')# 定义一个简单的CNN模型
class SimpleCNN(nn.Module):def __init__(self):super(SimpleCNN, self).__init__()# 第一个卷积层,输入通道为3(彩色图像),输出通道为32,卷积核大小为3x3,填充为1以保持图像尺寸不变self.conv1 = nn.Conv2d(3, 32, kernel_size=3, padding=1)# 第二个卷积层,输入通道为32,输出通道为64,卷积核大小为3x3,填充为1self.conv2 = nn.Conv2d(32, 64, kernel_size=3, padding=1)# 第三个卷积层,输入通道为64,输出通道为128,卷积核大小为3x3,填充为1self.conv3 = nn.Conv2d(64, 128, kernel_size=3, padding=1)# 最大池化层,池化核大小为2x2,步长为2,用于下采样,减少数据量并提取主要特征self.pool = nn.MaxPool2d(2, 2)# 第一个全连接层,输入特征数为128 * 4 * 4(经过前面卷积和池化后的特征维度),输出为512self.fc1 = nn.Linear(128 * 4 * 4, 512)# 第二个全连接层,输入为512,输出为10(对应CIFAR-10的10个类别)self.fc2 = nn.Linear(512, 10)def forward(self, x):# 第一个卷积层后接ReLU激活函数和最大池化操作,经过池化后图像尺寸变为原来的一半,这里输出尺寸变为16x16x = self.pool(F.relu(self.conv1(x)))  # 第二个卷积层后接ReLU激活函数和最大池化操作,输出尺寸变为8x8x = self.pool(F.relu(self.conv2(x)))  # 第三个卷积层后接ReLU激活函数和最大池化操作,输出尺寸变为4x4x = self.pool(F.relu(self.conv3(x)))  # 将特征图展平为一维向量,以便输入到全连接层x = x.view(-1, 128 * 4 * 4)# 第一个全连接层后接ReLU激活函数x = F.relu(self.fc1(x))# 第二个全连接层输出分类结果x = self.fc2(x)return x# 初始化模型
model = SimpleCNN()
print("模型已创建")# 如果有GPU则使用GPU,将模型转移到对应的设备上
device = torch.device("cuda:0"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model = model.to(device)# 训练模型(简化版,实际应用中应该进行完整训练)
def train_model(model, epochs=1):# 加载训练集,指定数据集根目录为'./data',设置为训练集(train=True),如果数据不存在则下载(download=True),并应用前面定义的预处理trainset =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root='./data', train=True,download=True, transform=transform)# 创建数据加载器,设置批量大小为64,打乱数据顺序(shuffle=True),使用2个线程加载数据train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rainset, batch_size=64,shuffle=True, num_workers=2)# 定义损失函数为交叉熵损失,用于分类任务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定义优化器为Adam,用于更新模型参数,学习率设置为0.001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0.001)for epoch in range(epochs):running_loss = 0.0for i, data in enumerate(trainloader, 0):# 从数据加载器中获取图像和标签inputs, labels = data# 将图像和标签转移到对应的设备(GPU或CPU)上inputs, labels = inputs.to(device), labels.to(device)# 清空梯度,避免梯度累加optimizer.zero_grad()# 模型前向传播得到输出outputs = model(inputs)# 计算损失loss = criterion(outputs, labels)# 反向传播计算梯度loss.backward()# 更新模型参数optimizer.step()running_loss += loss.item()if i % 100 == 99:# 每100个批次打印一次平均损失print(f'[{epoch + 1}, {i + 1}] 损失: {running_loss / 100:.3f}')running_loss = 0.0print("训练完成")# 训练模型(可选,如果有预训练模型可以加载)
# 取消下面这行的注释来训练模型
# train_model(model, epochs=1)# 或者尝试加载预训练模型(如果存在)
try:# 尝试加载名为'cifar10_cnn.pth'的模型参数model.load_state_dict(torch.load('cifar10_cnn.pth'))print("已加载预训练模型")
except:print("无法加载预训练模型,使用未训练模型或训练新模型")# 如果没有预训练模型,可以在这里调用train_model函数train_model(model, epochs=1)# 保存训练后的模型参数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cifar10_cnn.pth')# 设置模型为评估模式,此时模型中的一些操作(如dropout、batchnorm等)会切换到评估状态
model.eval()# Grad-CAM实现
class GradCAM:def __init__(self, model, target_layer):self.model = modelself.target_layer = target_layerself.gradients = Noneself.activations = None# 注册钩子,用于获取目标层的前向传播输出和反向传播梯度self.register_hooks()def register_hooks(self):# 前向钩子函数,在目标层前向传播后被调用,保存目标层的输出(激活值)def forward_hook(module, input, output):self.activations = output.detach()# 反向钩子函数,在目标层反向传播后被调用,保存目标层的梯度def backward_hook(module, grad_input, grad_output):self.gradients = grad_output[0].detach()# 在目标层注册前向钩子和反向钩子self.target_layer.register_forward_hook(forward_hook)self.target_layer.register_backward_hook(backward_hook)def generate_cam(self, input_image, target_class=None):# 前向传播,得到模型输出model_output = self.model(input_image)if target_class is None:# 如果未指定目标类别,则取模型预测概率最大的类别作为目标类别target_class = torch.argmax(model_output, dim=1).item()# 清除模型梯度,避免之前的梯度影响self.model.zero_grad()# 反向传播,构造one-hot向量,使得目标类别对应的梯度为1,其余为0,然后进行反向传播计算梯度one_hot = torch.zeros_like(model_output)one_hot[0, target_class] = 1model_output.backward(gradient=one_hot)# 获取之前保存的目标层的梯度和激活值gradients = self.gradientsactivations = self.activations# 对梯度进行全局平均池化,得到每个通道的权重,用于衡量每个通道的重要性weights = torch.mean(gradients, dim=(2, 3), keepdim=True)# 加权激活映射,将权重与激活值相乘并求和,得到类激活映射的初步结果cam = torch.sum(weights * activations, dim=1, keepdim=True)# ReLU激活,只保留对目标类别有正贡献的区域,去除负贡献的影响cam = F.relu(cam)# 调整大小并归一化,将类激活映射调整为与输入图像相同的尺寸(32x32),并归一化到[0, 1]范围cam = F.interpolate(cam, size=(32, 32), mode='bilinear', align_corners=False)cam = cam - cam.min()cam = cam / cam.max() if cam.max() > 0 else camreturn cam.cpu().squeeze().numpy(), target_class
Files already downloaded and verified
模型已创建
无法加载预训练模型,使用未训练模型或训练新模型
Files already downloaded and verified
[1, 100] 损失: 1.876
[1, 200] 损失: 1.509
[1, 300] 损失: 1.395
[1, 400] 损失: 1.293
[1, 500] 损失: 1.218
[1, 600] 损失: 1.157
[1, 700] 损失: 1.106
训练完成
import warnings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设置中文字体支持
plt.rcParams["font.family"] = ["SimHei"]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 解决负号显示问题
# 选择一个随机图像
# idx = np.random.randint(len(testset))
idx = 102  # 选择测试集中的第101张图片 (索引从0开始)
image, label = testset[idx]
print(f"选择的图像类别: {classes[label]}")# 转换图像以便可视化
def tensor_to_np(tensor):img = tensor.cpu().numpy().transpose(1, 2, 0)mean = np.array([0.5, 0.5, 0.5])std = np.array([0.5, 0.5, 0.5])img = std * img + meanimg = np.clip(img, 0, 1)return img# 添加批次维度并移动到设备
input_tensor = image.unsqueeze(0).to(device)# 初始化Grad-CAM(选择最后一个卷积层)
grad_cam = GradCAM(model, model.conv3)# 生成热力图
heatmap, pred_class = grad_cam.generate_cam(input_tensor)# 可视化
plt.figure(figsize=(12, 4))# 原始图像
plt.subplot(1, 3, 1)
plt.imshow(tensor_to_np(image))
plt.title(f"原始图像: {classes[label]}")
plt.axis('off')# 热力图
plt.subplot(1, 3, 2)
plt.imshow(heatmap, cmap='jet')
plt.title(f"Grad-CAM热力图: {classes[pred_class]}")
plt.axis('off')# 叠加的图像
plt.subplot(1, 3, 3)
img = tensor_to_np(image)
heatmap_resized = np.uint8(255 * heatmap)
heatmap_colored = plt.cm.jet(heatmap_resized)[:, :, :3]
superimposed_img = heatmap_colored * 0.4 + img * 0.6
plt.imshow(superimposed_img)
plt.title("叠加热力图")
plt.axis('off')plt.tight_layout()
plt.savefig('grad_cam_result.png')
plt.show()# print("Grad-CAM可视化完成。已保存为grad_cam_result.png")

@浙大疏锦行


http://www.hkcw.cn/article/HMMVYDRSuN.shtml

相关文章

2002-2022年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环境、绿地等数据-社科经管实证数据

2002-2022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环境、绿地等数据-社科经管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0880456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0880456 《2002-2022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水平、环境、绿地等数据-社科经管实证数据》整理自多源…

uni-app学习笔记十七-css和scss的使用

SCSS 和 CSS的异同点 我们可以使用css和scss来设置样式。其中SCSS&#xff08;Sassy CSS&#xff09;是 CSS 预处理器 Sass&#xff08;Syntactically Awesome Stylesheets&#xff09;的一种语法格式&#xff0c;而 CSS&#xff08;Cascading Style Sheets&#xff09;是标准…

达梦分布式集群DPC_分布式事务理解_yxy

达梦分布式集群DPC_分布式事务理解 1 分布式事务是什么&#xff1f;2 分布式事务怎么实现&#xff1f;2.1 两阶段提交保障一致性2.1.1 预提交2.1.2 提交 2.2 RAFT协议保障数据强一致2.3 全局事务管理2.3.1 全局事务信息的登记流程2.3.2 数据可见性判断规则 1 分布式事务是什么&…

性能优化 - 案例篇:缓冲区

文章目录 Pre1. 引言2. 缓冲概念与类比3. Java I/O 中的缓冲实现3.1 FileReader vs BufferedReader&#xff1a;装饰者模式设计3.2 BufferedInputStream 源码剖析3.2.1 缓冲区大小的权衡与默认值 4. 异步日志中的缓冲&#xff1a;Logback 异步日志原理与配置要点4.1 Logback 异…

【目标检测】检测网络中neck的核心作用

1. neck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特征融合&#xff0c;融合就是将具有不同大小感受野的特征图进行了耦合&#xff0c;从而增强了特征图的表达能力。 2. neck决定了head的数量&#xff0c;进而潜在决定了不同尺度样本如何分配到不同的head&#xff0c;这一点可以看做是将整个网络的多尺…

基于机器学习的心脏病预测模型构建与可解释性分析

一、引言 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xff0c;早期预测和诊断对防治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公开的心脏病数据集&#xff0c;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xff0c;并使用 SHAP 值进行模型可解释性分析&#xff0c;旨在为心脏病的辅助诊断提供参考。 二、…

每日算法-250601

每日算法 - 250601 记录今天完成的算法题目。 1. 1749. 任意子数组和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题目描述 思路 前缀和 解题过程 子数组的和 sum(nums[i..j]) 可以通过前缀和 prefixSum[j] - prefixSum[i-1] 来计算&#xff08;规定 prefixSum[-1] 0&#xff09;。 我们要求的是 ab…

算法打开13天

41.前 K 个高频元素 &#xff08;力扣347题&#xff09;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k &#xff0c;请你返回其中出现频率前 k 高的元素。你可以按 任意顺序 返回答案。 示例 1: 输入: nums [1,1,1,2,2,3], k 2 输出: [1,2]示例 2: 输入: nums [1], k 1 输出: …

【Centos7】最小化安装版本安装docker(无wget命令避坑)

文章目录 Centos7安卓docker1. 检查CentOS内核版本2. 一键将CentOs的yum源更换为国内阿里yum源3. 使用root权限登录CentOS。确保yum包更新到最新4.安装docker5.Docker阿里云镜像加速器 Centos7安卓docker 1. 检查CentOS内核版本 Docker要求CentOS系统的内核版本高于3.10&…

Vue-1-前端框架Vue基础入门之一

文章目录 1 Vue简介1.1 Vue的特性1.2 Vue的版本 2 Vue的基础应用2.1 Vue3的下载2.2 Vue3的新语法2.3 vue-devtools调试工具 3 Vue的指令3.1 内容渲染指令{{}}3.2 属性绑定指令v-bind3.3 事件绑定指令v-on3.4 双向绑定指令v-model3.5 条件渲染指令v-if3.6 列表渲染指令v-for 4 参…

Lighttpd CGI配置:404错误排查实录

目录 引言 编写测试程序 前端代码 后端代码 配置CGI模块&#xff08;mod_cgi&#xff09; 如何检查404错误 测试结果 ​编辑 结语 引言 在前面的测试中&#xff0c;我们将lighttpd移植到x210开发板中&#xff0c;今天学生报告说她在进行CGI程序测试时总是遭遇404错误…

卢昌海 | 质量的起源

注&#xff1a;本文为卢昌海 | 质量的起源五篇合辑。 公式巨多&#xff0c;未一一校排。 如有内容异常&#xff0c;请看原文。 卢昌海 | 质量的起源 &#xff08;一&#xff09; 一、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试图在最基本层次上理解自然的古老科学&#xff0c;其早期曾是哲学的一部…

5、设置时区、链接wifi

一、修改时区&#xff1a; 输入以下命名打开raspbian系统的设置界面 sudo raspi-config 如下图&#xff0c;通过键盘上下键&#xff0c;移动到第 5 步“localisation Options”&#xff0c;回车进入。 注:每个系统版本不一样&#xff0c;选择就不一样&#xff0c;我的是在第…

81、使用DTU控制水下灯光控制

基本思想:记录调试济南有人DTU控制水下灯光控制 一、首先连接dtu设备,进行供电模块的链接和RS-485控制水下探照灯 线头链接方方式示意图,供电线接入之后,要保证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如果设备在供电不处于工作状态,那可能火线和零线接反了,请重新接入; 将红色的线接入RS-4…

【js逆向】易车网某车辆对比信息X-sign

目标网址&#xff1a;aHR0cHM6Ly9jYXIueWljaGUuY29tL2JpeWFkaWUyL3BlaXpoaS8 f12刷新网页查看数据接口 断点调试&#xff1a; 我们的目标网址是 param/get_param_details, 用条件断点 e.url.includes(param/get_param/details) 向上跟栈&#xff0c;这里X-Sign已经生成&#x…

基于TMC5160堵转检测技术的夹紧力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点击下面图片带您领略全新的嵌入式学习路线 &#x1f525;爆款热榜 90万阅读 1.6万收藏 一、技术背景与系统原理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xff0c;夹紧力控制是精密装配、机床夹具等场景的核心需求。传统方案多采用压力传感器伺服电机的闭环控制方式&#xff0c;但存在系统复杂…

青岛红狮主教练马永康下课 球队保级压力增大

北京时间5月31日晚,2025赛季中甲第11轮多场比赛展开,广西平果在主场迎战青岛红狮。比赛前,两队分别位于中甲积分榜的倒数第一和第二位。上半场马特乌斯为广西平果打破僵局,下半场双方均未能改写比分。最终,广西平果以1-0战胜青岛红狮,取得联赛首胜并保持了两轮不败,而青…

Maven(黑马)

Maven 是一个强大的项目管理和构建自动化工具&#xff0c;主要用于 Java 项目的构建、依赖管理和文档生成。它通过使用 POM&#xff08;Project Object Model&#xff09;文件来管理项目的配置和依赖关系&#xff0c;从而实现项目的自动化构建和管理。以下是 Maven 的一些核心概…

项目练习:element ui 的icon放在button的右侧

文章目录 一、需求描述二、左侧实现三、右侧实现 一、需求描述 我们知道&#xff0c;element ui的button一般都会配置一个icon 这个icon默认是放在左侧的。 如何让它放在右侧了&#xff1f; 二、左侧实现 <el-buttontype"primary"plainicon"el-icon-d-arr…

大连一景区日撒1000斤蚬子 吸引游客赶海乐

近两日,多名网友分享了在辽宁省大连市夏家河子海滨浴场偶遇工作人员开着铲车、三轮车给游客撒蚬子赶海的情景。景区回应称,在沙滩上撒蚬子是为了让赶海的游客都能挖到东西。这两天,景区每天需要撒约1000斤的蚬子。此外,还有巴掌大的鲍鱼和海螺,如果游客捡到可以兑换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