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7年,重温《仙剑奇侠传》,再来看看拜月教主这个人物
2005年上映,由胡歌、刘亦菲主演的《仙剑奇侠传》是很多80后、90后心中的经典,甚至还被誉为是仙侠玄幻剧的巅峰。
当年看剧的人,或许由于颜值的影响,或许心中存有正义,都把目光焦距在李逍遥和赵灵儿的身上,现在回过头来发现拜月教主这个人物绝对需要我们深思。
拜月作为剧中最大的反派,他不像那种在其它影视剧中常见的坏人,又或者说不是传统意义的坏人,他很复杂。
他是一个因缺爱而心理扭曲的政治家、天文学家、医学家、以及哲理学家,他的作恶行为和作恶动机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说清的。
拜月因为对现存的人类不满,想要毁灭世界重塑一批新的完美人类,于是建立拜月教权利盛架在巫王之上,甚至后来还想抓巫后和她的女儿赵灵儿。
好在十年后的李逍遥穿越时空救走了赵灵儿,然后朝着仙灵岛的反方向飞去。
不过不幸的是,李逍遥最终还是没能成功改变历史,赵灵儿的命运轨迹依然与之前一样。
事后当李逍遥、唐钰再次和拜月碰面时,拜月道出了其中的缘故。
他指着墙上的画问李逍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李逍遥回答:不屑于知道。
拜月又说:我知道你在恨,恨为什么一切都没能改变,十年前你想改变历史救赵灵儿,让我、我的兄弟,甚至让你自己都没办法找到她。
李逍遥一直以为事情没能改变是拜月在从中作梗,没想到最终错的是自己。
拜月解释:是你亲自把赵灵儿送往仙灵岛的,虽然你是朝反方向飞的,但是你没发现太阳一直没有下山吗?不觉得奇怪吗?
李逍遥傲娇说了一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听完李逍遥说的话,拜月背过身说其实我们住的大地是圆的,是一个圆形的球体,不过李逍遥依旧并不信。
拜月为什么知道地球是圆的?因为他是一个博学的人。
剧中一共有两个非常博学的人,一个是拜月,另一个是刘晋元。
刘晋元是京城尚书的儿子,是当朝状元,此人英俊年轻,家世显赫,有知识有地位有修养,是完美的化身。
他曾假装加入拜月教,发现拜月家中摆放了数不尽的书籍,说拜月是毕世奇才。后来刘晋元假杀李逍遥,就是因为从拜月的书籍中得知剑刺中心脏附近的某个部位不会死人。
然而拜月就是这么博学,还经常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到刘晋元家中借书学习。
当然拜月不仅非常博学,还十分善于实践,当初他利用自身的知识得出地球是圆的结论后,亲自绕地球走了一圈才总结出了真理。
除了以上种种,拜月还是一位哲学家,在《仙剑奇侠传》大结局时他说了一句话“什么是爱,爱是什么?”,不知引起了多少世人的唏嘘与感叹。
拜月之所以沦为大魔头,原因全在一个“爱”字,他渴望爱却不知什么是爱。
拜月与唐钰同是石公虎的义子,小时候与石长老的关系非常好,经常对义父说自己想要许多许多的爱,想要听到有人说爱他,有人听他说话,有人陪他玩。
但是石公虎听完后却对拜月说,男子汉就应该顶天立地,不要说没羞没臊的话。
后来拜月在军营中杀了很多人,这件事导致他们父子俩之间出现了隔阂,也让拜月慢慢向“魔头”转化。
但是拜月最终沦为大魔头原因也不全在于他自己,若是当初石公虎认真开导他的结局也许会是另一种。
15岁时,拜月确实在军营里杀过人,但是拜月杀的人全是强抢民女的,搜刮民脂民膏的,逃避上战场的,不管国家死活的人。
虽然这些人犯了法,会有当时的法律来惩戒,轮不到拜月动手,但是石公虎也不应该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定义少年时的拜月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随后把他带到悬崖边准备大义灭亲。
一个聪慧太过成熟的孩子,遇到一个不太懂教育的家长,就这样悲剧发生了。
正是因为石长老不懂得怎么去教育拜月,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这导致了他们父子之间的误会越来越大,也让拜月在偏执的路上渐走渐远。
后来长大的拜月也对石公虎说过,如果当初我被爱惜,那么我也会去爱惜别人,如同我自己被别人爱惜一样。
当然这也不是说石公虎不爱拜月,其实石长老是爱自己儿子的,这一点可以从拜月中了李逍遥的“爱无限”后可以得知,他说:这些我原来也曾拥有过,得到过,只是我放弃了……
总结一下,拜月之所以最后会黑化,是因为他是天才,天才与普通人不同,这类人会自己教育自己,非常偏执,倘若做错事没有正确加及时的引导很容易会歪路走到底,所以大家才会说天才和疯子只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