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日,以色列央行宣布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以色列央行前行长及美联储前副主席斯坦利·菲舍尔于5月31日逝世,享年81岁。菲舍尔拥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其职业生涯横跨学术界、国际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对全球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曾担任以色列银行行长,并出任美联储副主席。此前,他还担任过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
菲舍尔不仅是全球经济学领域最高职位的担任者之一,还以学术成就和教学贡献闻名。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期间,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包括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前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前美国财政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等。他的学生之一、前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评价道:“菲舍尔拥有双重职业生涯,既是学术巨擘,又是政策制定者。”
菲舍尔1943年10月出生于赞比亚,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196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及博士后研究员后,重返麻省理工学院并晋升为正教授。他首次授课是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共同讲授货币经济学,此后长期负责一年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及高级货币经济学课程。
菲舍尔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表现也极为突出。1994年至2001年,他担任IMF第一副总裁,主导应对了墨西哥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危机和阿根廷危机等一系列重大国际金融动荡。他还推动了东欧经济转型,并重塑了IMF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布兰查德回忆称,菲舍尔在IMF是个“传奇”,工作时间极长,常在深夜给疲惫的员工发送邮件。
2005年,菲舍尔回到以色列出任央行行长。在他的领导下,以色列中央银行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开始时率先降息,并在次年因金融复苏迹象率先加息。他还推行通胀目标制改革,优化汇率管理机制。英格兰银行前行长默文·金表示:“菲舍尔对以色列经济的卓越管理,使该国成为金融危机期间少数保持连续正增长的发达经济体。”
2014年,菲舍尔就任美联储副主席,并在2017年提前辞职。离任前,他公开警告特朗普政府放松金融监管的风险,称此举“极其危险且短视”。他强调:“美国应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之锚,而非波动之源。”
菲舍尔在经济学领域著述颇丰,发表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文章,并参与多部学术著作的编撰工作。他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广泛认可,先后成为古根海姆基金会研究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计量经济学会会士,并担任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及伦敦经济学院荣誉研究员。
作为经济学教育的一代宗师,菲舍尔培养的学生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占据着关键位置。除前述几位著名学生外,他还教导过巴西央行前行长戈德法恩、希腊前总理帕帕季莫斯等。伯南克回忆称,菲舍尔引导他走上了货币政策研究的道路。萨默斯曾评价称:“通过教学、写作、顾问和领导,斯坦利对全球货币的影响是过去一代人中无人能及的。”
布兰查德生动记述了菲舍尔独特的教学风格。他表示,菲舍尔不仅会逐行批改学生论文,还会以家庭式的周日早午餐营造温馨的学术氛围。这种要求反而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热情。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社交媒体平台表示,“惊悉斯坦利·费希尔逝世,我深感悲痛。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富有远见的领导者,也是许多人的良师益友。他的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政策制定者,并加强了全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