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倒闭了,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滴滴资不抵债申请破产了。
这时,滴滴的部分债务可以免除,但是它的债权和资产都要转让和拍卖。
你欠滴滴的钱就是滴滴的债权,滴滴转让债权是不用通知你的。
第二,滴滴自觉罪孽深重跑路了,留下一堆乱账。
这时如果你运气好,最后一笔还款约定时间往后推迟三年一直没人追究、没人起诉你。
恭喜你这钱不用还了,至少不会有人再起诉你了!
我是正文分割线
哈喽,我是差人不止一步的【铺先生】,这期我们说一说某滴企业的故事!
6月30日晚,滴滴在纽交所低调上市,没有敲钟,没有庆祝,一切风平浪静,只有估值超过670亿美元这个冷冰冰的数字。
在上市后的10个交易日里,滴滴的股价有6天在跌,这6天里面又有4天跌幅超过5%,有2天跌幅超过7%,7月16日盘前,滴滴再次大跌7%,市值蒸发42亿美元(约270亿人民币)。
滴滴熬了9年终于上市了,
然而上市之后就这?
这家国内出行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到底因何不被看好?
#01
滴滴这半个月,被彻底绊住了马腿!
在滴滴上市两天之后的7月2日,滴滴被进行安全审查,起源是外界盛传滴滴上市时把国内用户数据交给了美国,一时舆论哗然。
接着滴滴股价大跌5.3%,市值蒸发270亿元。
7月3日,滴滴副总裁李敏称“滴滴在海外上市,把数据打包交给美国”是恶意造谣,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
但这并不能阻挡滴滴沉沦的步伐。
7月4日,“滴滴出行”APP整改下架,事情发展到这里,其实已经很严重了,官方给出的理由是APP“收集并滥用个人信息问题”。
之前阿里被要求整改,却没有严重到这个地步,而只是罚款以示惩戒。
对待滴滴,直接把支付入口给截断了,这对滴滴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性的。
紧接着7月6日,滴滴股价一跌再跌,市值蒸发950亿元。
到了9日,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全部下架,滴滴基本上已经近乎瘫痪。
然后就是7月16日,七大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事态愈发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滴滴只能默默接受调查,等待业务重启。
所有APP被下架,等于是把滴滴的财路堵住了,加上每天市值不断下跌,滴滴最近的日子确实难熬。
#02
美团趁火打劫,行业要洗牌?
是的,就在滴滴遭遇重大挫折,所有APP被下架之际,以美团为代表的出行势力开始蠢蠢欲动。
本来早在2019年5月就被下架的“美团打车”APP,近日又重新上线,不仅大力推广新人优惠活动和司机福利,还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00多个城市开通了服务,准备趁滴滴这个巨头“休息”时夺取市场。
除了美团,高德、T3、曹操出行等企业都纷纷加大宣传力度,准备在网约车市场多分一杯羹。
滴滴被下架之后,高德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等平台疯狂输出,都不舍得浪费这千载难逢的机遇。
比如高德,直接在朋友圈投放信息流广告推广自家平台的打车优惠政策,不仅有新人优惠券,还推出了“暑期免佣季”活动,给司机提供免佣金服务以增加其收入,从而达到吸引司机转平台的策略。
T3出行更是召开了紧急会议,宣布进入“战斗模式”,目标是日订单量达到100万。紧接着在微信朋友圈、小程序、手游等平台上,投入重金宣传T3出行优惠活动。
与此同时,首汽约车也推出“国企保证、一路守护”的主题活动,在北京发放66元出行礼包。
曹操出行也推出5折、3折等打车优惠券……
一场乱战又开始了。
#03
关于本次出行行业市场竞争,不可说是美团、高德、T3等趁火打劫,最具思考价值的还是滴滴内部管理问题以及运行模式,自身企业因素导致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商场如战场,大企如此,那些街头小铺也如此!
比如,同在一条大街上,张家餐饮店装修一般,环境一般,服务更是一般,那就别怪客户选择另一家装修精致,环境卫生,服务态度更好的李家餐馆。
更何况美团等铆足了冲劲,给到终端消费者客户优惠,那么同样道理,在所有条件都优胜的李家餐馆,那再给足消费者优惠,张家餐饮店几乎直接被击败!
市场就是如此,优胜略汰中,还要掌握自身内部管理,对比竞争对手,不要给到对手击败自己的机会才是首要!
至于其他因素,因环境和市场调整优化,再差也是良性竞争,而不是轻易被竞争对手击垮,甚至毫无还手之力!
生意不容易,生意人共勉!
最后——
不管怎么样,大到一个企业,小的一家苍蝇店铺,如果内部都治理不好,那只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慢慢吞噬。
滴滴如此,现在的实体商铺也如此,不能怪美团靠着滴滴虚弱的时候出行市场,而是要自省自身内部因素,不要给对方留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