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液泡”是什么,温度计为什么能测温?
液体膨胀式温度计介绍
最近,有位小朋友说,他看的一本科普书上说:把温度计插在水里,水分子就会对液泡产生撞击,液泡里面的分子就会跟着动起来,动了之后,它们又会撞击温度计里面的液体……,这样温度计就能测出岁的温度了。问我这段话中的“液泡”是什么意思?温度计为什么能测温?
此问题看似简单回答起来确不简单,当时我回答的不全面不严谨甚至有些错误。现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如下:
先看一看液体膨胀式温度计的结构
最常见的液体膨胀式温度计是玻璃管式温度计,如下图所示:
液泡是液体膨胀式温度计的核心感温部件,液泡通常是一个密封的玻璃泡(容器),位于温度计底部,内部填充测温液体(如水银、酒精),通过内部液体热胀冷缩反映温度变化。
刻度标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冰水混合物(0℃)和沸水(100℃)作为基准点,均匀划分刻度。
液体膨胀式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如水银、酒精)的热胀冷缩特性。
具体而言
液泡(感温泡)由薄壁玻璃制成,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但薄壁设计可减小热阻,加快热传导效率。内部充满测温液体(如汞、酒精等),液体具有热膨胀系数大、稳定性高的特点。
璃管式温度计的 “液泡” 与测量液体之间的能量交换,本质上是通过热传导实现的。当液泡接触被测物体时,若两者存在温度差,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被测物体温度 > 液泡温度:热量通过玻璃壁传入液泡内的测温液体。
被测物体温度 < 液泡温度:热量从测温液体通过玻璃壁传出至被测物体。
液泡内的测温液体的吸收或释放热量后,液体分子动能改变,导致体积膨胀或收缩。
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在细玻璃管中液柱上升;温度降低时,液体收缩,液柱下降。
能量交换是指能量在不同物体或系统之间的传递与转化,常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 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对流 和 热辐射。对此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其它类型的温度计简介
除了上面介绍的常见的液体膨胀式温度计。还有其它类型的温度计简介如下。
电子温度计(如热敏电阻、热电偶)
热敏电阻温度计:
原理:利用半导体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温度升高时,电阻显著减小(负温度系数,NTC型),通过测量电阻值变化换算温度。
热电偶温度计:
原理:两种不同金属导线连接成回路时,若两端温度不同,会产生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形成电压差。
通过测量电压差推算温度,适用于高温或工业环境。
红外线温度计(非接触式)
原理:所有物体都会发射红外辐射,其强度与波长分布取决于温度。
通过传感器(如热电堆)检测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依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或普朗克辐射定律计算温度。
双金属片温度计
原理:两种不同金属(如铜和铁)贴合而成的金属片,因膨胀系数不同,受热时弯曲。
弯曲程度带动指针转动,直接显示温度。
总之,温度计的原理基于温度变化引起物质物理性质的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间接确定温度。
想了解更多,可参见 5种常见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动图)https://www.buildenvi.com/zhuanti/abc/jhcl/9or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