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养大的娃,终究还是被陈一舟卖了。
昨天爆出的一则消息,人人公司宣布,子公司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同意将其所从事业务中的人人网社交平台业务相关资产,以2000亿美元的现金对价出售。CE0陈一舟表示“很高兴能为人人找到一个家”。要知道,11年上市时,它的市值排名仅次于腾讯和百度,如今却被迫“卖身”。
那些年还叫校园网,无数80后90后大学生的回忆:想加陌生人又不知道联系方式,只要输入姓名,还真的能搜索到。那时候的社交格局还不稳定,人人就像一匹黑马杀出重围,成为许多年轻人茶前饭后,甚至上课时间都管不住手,想要“刷一刷”的装机必备。
后来,我们都知道它衰落了。微博、微信起来了,用人人的也就更少了。直到15年突然弹出的一条消息“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站内信功能即将下线,感谢您的支持.......”,才让许多很久没登录的人想起:曾经还因为它和好多人有缘相识、相知。
为什么曾经的社交霸主衰落如此之快?最主要原因是它在发展蓬勃期没有摸清定位。早些年人人网只针对学生群体,在产品取得成功后,开始尝试更广的大众群体,或者说叫“微博化”。降低了注册门槛,往其他群体推广。虽然一时间有了更多的流量,但用户质量下来了,校园群体功能的开发力度也下来了,为衰落埋下伏笔。
一个致命的弱点,人人的1000好友上限根本吸引不了任何大V入驻,偏职业化群体理所当然不感冒。这就命中注定人人的这次转型会失败:既没有吸引来社会上更广阔的用户,还丢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学生群体。比如有越来越多乱七八糟,完全不认识的校外人添加自己好友,这种感觉非常糟糕。
再次,一些忽略了用户体验的设定让自己进一步迈向悬崖。比如人人小秘书这个功能,高频率地推送一些垃圾信息,硬生生将官方通知变得人人喊打;页面广告成灾,无转换的软文硬推,完全忽视用户体验感;“农场”“抢车位”等社交属性的游戏逐步下线,也带走了一批用户。
最后,其他社交平台的兴起进一步加速人人的衰落。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用于社交平台的时间被挤压,在每个平台的停留时间被分散。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这么多年在产品开发上,人人都是照搬Facebook那一套,没有新功能的开发,错失了发展机会。13年后自然被微信、微博这类强社交化的平台给取代了。
当年,在美国读博的王兴和团队效仿Facebook创建了人人网,在鼎盛时期日均4亿访问了,社交+游戏的模式在上市之初广受认可。当年王兴穷人创业,而陈一舟手上有大把的资金,所以交易一拍即合。几年后,运营出现偏差,校园文化弱化,活跃度下滑,沦为“偶尔想起上线看看”的产品。
再往后,不少人因为体验不佳卸载,新生群体也因为老用户的流失选择其它平台。人人被迫再度转型做起了直播,以至于多少年后,那些毕业的学生想缅怀一下,点开看到的却是各种美女百变秀。即便在直播领域,人人也还是没能东山再起,可以说,多次转型后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
如今聊到人人,大家都是在朋友圈里一声叹息“太可惜了”,毕竟曾经真的爱过这款社交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