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南京队与苏州队在南京奥体中心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对决。这场比赛被媒体称为“江”“苏”对决,话题十足。江苏省的名字来源于江宁(南京旧称)和苏州两地首字的组合。南京是江苏省会,而苏州则是江苏经济最强市,两市之间一直存在竞争关系。因此,两队相遇自然成为苏超的一大看点。
有人在朋友圈留言:“所有的安徽城市都希望南京赢,除了合肥;所有的江苏城市都希望苏州赢,除了南京。”在整个苏超的传播中,比赛结果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内容。人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期待和希冀赋予这场长达半年的赛事。无论哪个城市赢得决赛,一个整装的“江苏”无疑是这场城市嘉年华的最大赢家。这场赛事正在悄然重塑“江苏人”的省域认同。
2023年淄博烧烤最火的时候,南京网红吴菲带着拍摄团队去了淄博,并发出了不少高流量的作品。那段时间,江苏的城市并没有得到流量的照拂,这让很多江苏人感到憋屈。徐州的朋友表示,徐州的烧烤比淄博好吃,但这只是个人看法。当时,江苏的城市没有成为焦点,很多人感到委屈:为什么流量总是轮不到我们?
直到2024年4月,知乎上出现了一个话题:“为什么江苏没有像淄博一样爆火的城市?”该话题收获了565个回答,许多江苏网友表达了不在意的态度。江苏人在等待一个时机。
2025年5月,属于江苏的时间开始了。一项名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体育运动出圈了,并迅速冲出江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话题。舆论普遍将其简写为“苏超”。苏超的火爆不仅限于一项体育赛事,还涵盖了交通、餐饮、住宿、文旅等多个领域。一句“体育局长哭了,文旅局长笑了”准确地反映了这场苏超热的本质。众多文旅局长穷尽自身努力都达不到的热度如今自动涌向了其所在城市。
苏超之火与以往网红城市之火有本质区别。以往网红城市的流量很难外溢至省内其他城市,而苏超的热度从苏南到苏北,城市跟着赛事此起彼伏。此外,以往网红城市的流量持续时间较短,但苏超的热度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并且仍在延烧。
随着苏超的兴起,其他省份也启动了各自的足球联赛,但乏人问津。江苏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所有之前的准备和努力都是今天苏超热度的能量来源。南京人吴菲终于可以不用远赴外省,而在家门口拍摄流量短视频了。
中国省份众多,幅员辽阔。一个省内的事情要传遍全国甚至上升到国家层面并不容易。苏超却成为一个例外,它已经成为中央层面热议的话题。在国家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关于苏超的问题。国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有记者提到苏超。这表明苏超早已走出江苏,成为国家级的传播现象。
流量时代,好的和坏的都会被无限放大。苏超的细节备受关注。其中一个细节是江苏各级领导如何观看苏超。他们身着便装,安静地坐在不太显眼的地方,情绪与其他观众一样起伏。这种纯粹的方式被解读为“力挺”。
另一个细节是对赞助商的一视同仁。当初招商困难时,常州的一家烧烤店掏出10万块赞助苏超。最终,这家烧烤店的广告牌和其他大牌一起出现在了赛场上,无声地叙述着一个“一视同仁”“尊重契约”的城市故事。不到三个月,苏超赞助商数量激增,吸引了京东、小米、伊利等巨头以及国际品牌喜力啤酒的目光。
无数的故事细节在一场场赛事中被发掘、被传播、被点赞,最终累积成关于苏超和江苏的共同叙事。共同的情感和记忆会强化省域认同。江苏人以后关于2025年夏天的记忆里,一定有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