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开盘跳水,是谁引发?主力资金持续撤退!2025年5月的某个普通交易日,A股市场像战场一样,牛熊双方一开始就互不相让。盘面上红绿交错,投资者的心情像过山车。每个分时线的波动,都牵动着无数账户的盈亏。
早上九点半,开盘钟声一响,指数低开了一点点。大家本以为要继续下滑,结果突然有资金进来,盘面迅速回暖。多头拉起一波反攻,指数和大部分板块瞬间翻红。
到了上午十点,市场热闹非凡,连小票都带头冲高。微信群里一片“涨了涨了”,不少人按捺不住开始跟进。短短几十分钟,行情仿佛要突破天花板。
然而这种热闹有些虚幻。大盘顶到3362点左右,变天的信号悄悄显现。空头力量突然爆发,指数像掉进冰窖一样,直接来了个跳水。分时线急转直下,板块和个股同步转弱。很多原本还红着的股票瞬间变绿,投资者的心情也跟着凉了半截,市场情绪明显变得紧张起来。
朋友在盘中问:“怎么突然就砸下来了?”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盘面上主力资金一直在悄悄卖出,真金白银的流出最能说明问题。根据Wind数据显示,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76亿元。2025年5月26日当天,主力资金还是小幅卖出。虽然不算太多,但持续卖出本身就是个危险信号。
量能方面也有点让人担心。全天成交量一直上不去,盘中一度缩量明显。没有新资金进场,市场很难持续上攻,反弹到头也只是昙花一现。个股普涨只是表面风光,涨幅大多都不超过1%,赚钱效应非常一般。大家都在说普涨,其实普涨背后只是主力控盘的假象。
多数个股没法跑赢大盘,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立马翻绿。投资者的信心也被这几次冲高回落耗得差不多了。只要盘面稍有调整,情绪就容易崩盘。更让人无奈的是权重股的分化。除了保险板块还在苦苦支撑,其他像酿酒、银行、券商都在往下走。权重股不发力,指数就像没了主心骨。
市场被拖住了手脚,想涨也涨不上去。护盘的资金只敢维稳,不敢强拉。大盘上涨的动力始终不够。回过头看这一天,冲高跳水的剧情实在太明显。多头和空头交锋,结果空头暂时占了上风。场内抛压重得像块大石头,压得反弹难有起色。
下午两点以后,大盘一蹶不振。投资者开始自我安慰:“至少还在支撑位之上,没彻底崩。”其实盘面已经进入横盘震荡的节奏,上涨和下跌都不痛快。技术面上,3400点成了明显的压力位。下方的60日均线则像最后的防线,护着大盘不让它掉下去。短期内,大概率还是震荡为主。
场内的氛围逐渐变得谨慎。大家都怕踩错节奏,盲目追涨容易被套,杀跌又怕踏空反弹。市场进入了多空拉锯的胶着阶段。从去年到今年这样的剧本已经上演了好几轮。每次主力资金一走,市场就翻脸。投资者再怎么自信,也很难逆转趋势。
其实大家最怕的不是下跌,而是来回折腾赚不到钱。没有持续上涨的行情,信心也很难积累。反复横盘消磨了人气,市场就容易陷入低迷。盘后一看,个股涨多跌少,可大多涨幅有限。赚钱效应不强,场外资金也不愿意轻易进场。存量博弈的格局还会持续一阵。
不少人觉得,只要多头能守住支撑位,行情就不会崩。其实现在的关键还是要看权重股的脸色。只护盘不拉盘,市场就没什么激情。不少老股民坦言,这种行情最考验耐心。有资金的等着低吸,没资金的只能观望。谁都怕行情突然变脸。
回到消息面,外围市场近期波动也不小。全球风险偏好整体偏低,A股自然跟着谨慎。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最近几天,监管层也频频释放稳市信号。可惜主力资金依旧不买账,信心的修复还得靠业绩和政策落地。喊口号管不住市场的情绪。
有分析师说,行情还没到彻底反转的时候。短期震荡是常态,机会和风险并存。多头和空头都在等一个信号。2025年5月26日这场冲高跳水,实际上是市场情绪和资金面的真实写照。背后的根源,是主力的持续撤退和场内的观望心态。
A股还没到绝望的时候,但也很难看到激情。接下来行情怎么走,还是要看资金愿不愿意回来,权重股能不能给点力。市场在观望,投资者也在观望。多空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等待下一次方向的选择。或许,真正的转折点还没到来。谁也无法预料,明天又会是怎样的剧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A股从来就没有容易的行情。每一次剧烈波动,都是一场心理和资金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