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于24日下午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全球持续广泛关注和热议,部分海外市场出现食盐抢购现象,韩国盐价大涨,民众“举国囤盐”。
8月24日,记者获悉,受“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消息影响,福州有些市民抢购食用盐,目前永辉部分门店出现食盐抢购情况,朴朴、永辉生活食盐暂时部分断货。
记者登录朴朴以及永辉生活app
发现朴朴销售的5款食用盐
有4款处于“补货中”状态
永辉生活食用盐也出现断货状态
我们需要囤盐吗?
专家提醒:没必要!
中国的盐是否会面临核污水排海计划的影响?我们需不需要囤盐?
此前,相关报道称,韩国盐价大涨,民众疯狂“囤盐”。对此,中国盐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小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国家有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国内的产盐量也满足需求,所以不建议效仿韩国民众囤盐的做法。我国生产食用盐,使用原料有海盐、井矿盐,还有湖盐,其构成比例分别为22%,61%,17%。
日本核污水排海,居民有必要“囤盐”吗?
泉州盐务部门最新回应
福州食用盐断货?
福州市商务局:食用盐货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购买
据消息,受“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消息影响,福州有些市民抢购食用盐,目前永辉部分门店出现食盐抢购情况,朴朴、永辉生活食盐卖断货。对此,福州市商务局提醒,将继续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食用盐货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购买,不信谣、不传谣。
24日,记者在永辉奥体店看到货架上食用盐货源充足。
广东:省、市、企食盐储备充足
将对海水定期进行放射性元素送检
针对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广东部分消费者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对我省食盐供应安全的影响心存担忧。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广东盐业集团。
据广东盐业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省、市两级食盐政府储备量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10.8万吨,百分百覆盖全省各市县行政区域,能迅速及时响应,保障广东人民食盐充足供应,呼吁市民不必恐慌,更不必效仿“囤盐”。
“自日本宣布试运行排放核污染水后,我们已对广东省主要海盐生产工区的海域海水及生态海盐进行了α、β放射性项目的第三方送样检测,结果显示目前的广东海盐是安全的。所以,大家保持警惕的同时也不必过度担忧。”该负责人介绍,凡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粤盐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可放心食用。
“我们会持续密切关注国家及广东省环保部门公布的海水水质信息,对广东海水定期进行放射性元素送检,并严密监控盐产品是否受污染的情况,保障广东盐业食盐产品的质量安全及供应安全。”该负责人表示。
商务部回应日本核污水排海:
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据8月24日消息,今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就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一事回应,她表示,日本政府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是无视国际公共利益的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束珏婷表示,日方此举将对全球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和危害,也将进一步加剧日本食品和农水产品的安全风险。中国政府一贯坚持人民至上,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当天,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
公告称,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泉州疾控:
日本核污水排海,
普通民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对于日本从8月24日起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清华大学做了核废水在太平洋的扩散的实验研究,模拟日本核污水排海扩散过程:240天到达中国沿海,1200天后覆盖北太平洋。
面对日本核污水排海的问题,普通民众需要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健康与安全。泉州市疾控中心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南,帮助普通民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潜在的风险。
一、注意食品安全
选择可靠渠道的食品:关注食品的来源,选择来自可靠渠道的食品,特别是海产品。购买有相关食品检测认证的产品,或选择知名品牌和供应商的产品。
从短期来看,部分日本进口海鲜危险性仍在,应谨慎食用。据专家分析,根据洋流方向和鱼类洄游路线,像来自日本的鱿鱼、秋刀鱼、鳕鱼、银鳕鱼、明太鱼等鱼类可能会存在一定危险。
从中长期来看,日本核辐射风险不只是海洋食物链,陆地食物链也难以逃脱。据报道,距福岛第一核电站 360 公里的地方都发现了菠菜、蘑菇、竹笋、茶叶、牛奶、李子等产品的铯、碘污染。
多样化饮食:多样化饮食有助于降低个人接触核污染的风险。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和谷物的摄入量,平衡膳食结构,减少对海产品的过度依赖。
二、个人防护措施
减少接触受影响区域:
尽量避免在受影响区域长时间游泳、潜水或捕鱼等活动。如果必须在这些区域活动,应尽量缩短接触时间,减少潜水深度。
佩戴防护用品:
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鞋套和防护服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皮肤和呼吸道与潜在污染物接触的风险。
做好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洗澡,特别是在接触可能受到污染的环境后。避免将污染物带入家中,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
避免直接沾染雨水:
放射性的粉尘和水蒸气在大气中随着气流传播,可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尤其是进入平流层。放射性粉尘和水蒸气通常通过雨水落到地面。因此,在下雨天,尽量避免直接沾染雨水,并且要密切注意新闻,包括核污染方面的新闻及天气预报。
三、保持理性和科学态度
面对核污染问题,应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关注权威的科学研究和专家的观点,避免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和不实信息。科学的防护措施是有效应对核污染的基础,我们应依据科学的结论来制定自己的防护计划。
转扩!
不信谣、不传谣!
保持理性!
来源:泉州晚报、泉州疾控、新闻联播、福州日报、红星新闻、南方+、扬州新闻广播、第一财经、海关总署网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