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
我们曾在这里努力学习过
我们曾在这里开心嬉闹过
有一种铭记在心的记忆,是怀念
有一种心灵深处的悸动,是感恩
你心中最美的中学母校是哪一所?
让我们一起为宣传自己的母校而努力!
灵山县是广西钦州市辖县,地处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濒临北部湾,邻近南宁、北海。是泛北部湾经济区次中心以及是钦州的副中心城市。县城距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贵港市均为100多公里,与六市形成了1个半小时经济圈,距广州市500公里。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此外灵山县也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水产之乡和鱼米之乡。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湾畔,地处钦江上游,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核心工业城市--钦州市的东北部,北临南宁市横县,南接北海市合浦县,东邻浦北县,西连钦南、钦北区,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现属钦州市。全县辖区总面积为3558.6平方公里,辖17个镇两个街道办389个村委会20个社区,全县总人口165.47万,为广西第三人口大县。2014年底,灵山县城镇化水平41.6%,县城建成区域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5万,其中外来流动人口5万,城市规模迈入中等城市行列。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灵山县四十多所中学中,其中设有高中部的有八个,分别是灵山中学、新洲中学、灵山二中、天山中学、那隆中学、武利中学、化龙中学、正久实验中学(民办),其余的都是普通初中制。
si
四
shi
十
duo
多
suo
所
zhon
中
学
1、灵山中学
1、灵山中学
校训
尊重生命、自强不息、以人为本、求真求实
灵山中学是钦州市第一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于1914年。校内的“三海岩”现存自宋代至今的大量摩崖石刻,其中不乏名家真迹,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校训
尊重生命、自强不息、以人为本、求真求实
灵山中学是钦州市第一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于1914年。校内的“三海岩”现存自宋代至今的大量摩崖石刻,其中不乏名家真迹,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新洲中学
2、新洲中学
灵山县新洲中学是县直属的一所高级中学,位于县城商业核心地带(凯旋广场旁),环境幽雅。学校占地220亩,现共63个班,学生4200多人,教职工245人。新洲中学在办学中把“和谐”的团队精神作为学校发展的内核,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治校、全面育人、特色办学、科学发展;坚持以“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位教师充分发展”为办学理念,逐渐打造了“团队引领,和谐兴校” 的办学特色;锻造了“团结务实,服务高效”的领导作风;创造了“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教风;“德智兼备、全面发展”的学风。2012年7月,新洲中学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并成为了中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项目立项学校。
灵山县新洲中学是县直属的一所高级中学,位于县城商业核心地带(凯旋广场旁),环境幽雅。学校占地220亩,现共63个班,学生4200多人,教职工245人。新洲中学在办学中把“和谐”的团队精神作为学校发展的内核,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治校、全面育人、特色办学、科学发展;坚持以“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位教师充分发展”为办学理念,逐渐打造了“团队引领,和谐兴校” 的办学特色;锻造了“团结务实,服务高效”的领导作风;创造了“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教风;“德智兼备、全面发展”的学风。2012年7月,新洲中学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并成为了中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项目立项学校。
3、外国语学校
3、外国语学校
灵山外国语学校座落在灵山中学西侧。学校创办于2004年,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1100多人,专任教师54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2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严谨有序,突出英语及计算机教学,定期聘请外籍教师上课。学校依托灵山中学优质教学资源,建校以来不断发展壮大,以令人瞩目的半血成绩成为钦州市教育的品牌。2013至2016年均获得钦州市初衷教学成绩优异奖。
灵山外国语学校座落在灵山中学西侧。学校创办于2004年,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1100多人,专任教师54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2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严谨有序,突出英语及计算机教学,定期聘请外籍教师上课。学校依托灵山中学优质教学资源,建校以来不断发展壮大,以令人瞩目的半血成绩成为钦州市教育的品牌。2013至2016年均获得钦州市初衷教学成绩优异奖。
4、灵城一中
4、灵城一中
学校主旨
崇文厚德,自强不息
灵城一中位于灵城镇东门街72号,始建于1957年。学校占地13200㎡,操场占地6243㎡,建筑面积12430㎡,学校实践基地50亩,1985年,把高中搬迁到现灵山二中后,成为一所走读制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级学校,学校有微机,电教、实验,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心,卫星闭路电视系统等先进设备,十室一场齐全,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主旨
崇文厚德,自强不息
灵城一中位于灵城镇东门街72号,始建于1957年。学校占地13200㎡,操场占地6243㎡,建筑面积12430㎡,学校实践基地50亩,1985年,把高中搬迁到现灵山二中后,成为一所走读制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级学校,学校有微机,电教、实验,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心,卫星闭路电视系统等先进设备,十室一场齐全,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5、灵山二中
5、灵山二中
灵山二中其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灵城第二中学。2005年秋期,灵城二中撤销初中部,顺利过渡到完全高中办学,并经灵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改为现名。坐落在县城东风路87号,比邻聚龙湾开发区、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灵城派出所,环境优雅。学校占地90余亩,规划占地214亩,学校现有教学班58个,师生4200余人。灵山二中是“自治区首批特色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绿色学校“、”广西艺术学院和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以”和谐发展,彰显特色“为办学理念。
灵山二中其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灵城第二中学。2005年秋期,灵城二中撤销初中部,顺利过渡到完全高中办学,并经灵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改为现名。坐落在县城东风路87号,比邻聚龙湾开发区、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灵城派出所,环境优雅。学校占地90余亩,规划占地214亩,学校现有教学班58个,师生4200余人。灵山二中是“自治区首批特色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绿色学校“、”广西艺术学院和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以”和谐发展,彰显特色“为办学理念。
6、灵城三中
6、灵城三中
校训
笃学,卓越
灵山县第三中学,简称灵城三中,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成立于2011年,该校前身灵山实验中学,于2011年由教育局批准正式成立。该校是全国重点的公立初中,位于县城西郊三海岩、穿镜岩风景区内,占地面积12万多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素来有“花园式学校”之美誉。
校训
笃学,卓越
灵山县第三中学,简称灵城三中,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成立于2011年,该校前身灵山实验中学,于2011年由教育局批准正式成立。该校是全国重点的公立初中,位于县城西郊三海岩、穿镜岩风景区内,占地面积12万多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素来有“花园式学校”之美誉。
7、正久实验中学
7、正久实验中学
灵山正久实验中学成立于2014年,位于“中国荔枝之乡——灵山县”六峰山风景区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校内环境幽雅、设施齐全。学校以“学园、乐园、家园”为办学理念,以“质量一流、特色鲜明”为办学目标,小班额教学,个性化教育,致力引领县域优质教育。自成立至今教学成绩位居钦州市前列。学校占地近300亩,可容纳高中生5000人和初中生2500人。
灵山正久实验中学成立于2014年,位于“中国荔枝之乡——灵山县”六峰山风景区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校内环境幽雅、设施齐全。学校以“学园、乐园、家园”为办学理念,以“质量一流、特色鲜明”为办学目标,小班额教学,个性化教育,致力引领县域优质教育。自成立至今教学成绩位居钦州市前列。学校占地近300亩,可容纳高中生5000人和初中生2500人。
8、三海中学
8、三海中学
校风
文明、踏实、勤奋、俭朴
三海中学创建于1975年,位于灵山县城西郊,毗邻新的209国道旁。学校占地30多亩,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4人,学生1600多人。学校的校风是“文明、踏实、勤奋、俭朴”,教风是“敬业、爱生、严谨、创新”,学风是“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校风
文明、踏实、勤奋、俭朴
三海中学创建于1975年,位于灵山县城西郊,毗邻新的209国道旁。学校占地30多亩,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4人,学生1600多人。学校的校风是“文明、踏实、勤奋、俭朴”,教风是“敬业、爱生、严谨、创新”,学风是“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9、三多中学
9、三多中学
灵山县三多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双鹤公园西南侧、宽阔繁华的宝石大道旁,学校创办于1990年,招生服务范围覆盖八个村委会,人口达55000多人,服务半径达10千米。现在校有学生1553人,有22个教学班,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教师合格率100%。职称中级以上数为63人,占71%。教师整体素质良好,服务意识强,爱岗敬业,朝气蓬勃。三多中学办学20多年来,以过硬的教育质量、不断进展的形象取信于社会。
灵山县三多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双鹤公园西南侧、宽阔繁华的宝石大道旁,学校创办于1990年,招生服务范围覆盖八个村委会,人口达55000多人,服务半径达10千米。现在校有学生1553人,有22个教学班,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教师合格率100%。职称中级以上数为63人,占71%。教师整体素质良好,服务意识强,爱岗敬业,朝气蓬勃。三多中学办学20多年来,以过硬的教育质量、不断进展的形象取信于社会。
10、金龙中学
10、金龙中学
灵山县金龙中学创建于1991年,原为一所镇办中学,2009年1月1日升格为县镇共管中学,位于县城西郊2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地理位置优越。 学校占地13590平方米,建筑面积97400平方米,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一千多人,教职工61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29人,二级教师12人,中级工1人,师资力量雄厚。
灵山县金龙中学创建于1991年,原为一所镇办中学,2009年1月1日升格为县镇共管中学,位于县城西郊2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地理位置优越。 学校占地13590平方米,建筑面积97400平方米,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一千多人,教职工61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29人,二级教师12人,中级工1人,师资力量雄厚。
11、新圩中学
11、新圩中学
灵山县新圩中学创办于1942年秋,原名灵山八中,俗称“八中”,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学校坐落在新圩镇政府东面,远远看去,一派田园风光。进入校园,顿觉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学校始终秉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常规管理,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校教职工爱岗敬业,努力推行课堂改革,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灵山县新圩中学创办于1942年秋,原名灵山八中,俗称“八中”,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学校坐落在新圩镇政府东面,远远看去,一派田园风光。进入校园,顿觉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学校始终秉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常规管理,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校教职工爱岗敬业,努力推行课堂改革,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2、云洲中学
12、云洲中学
云洲中学创办于1964年8月,初创校址在新圩镇所属的大庙岭的竹儿坪(即原六三茶场内),始名为新圩农业中学,1968年改名为新圩“五.七”中学,1980年春恢复为新圩农业中学,1985年春又改名为灵山县农业技术学校。1994年9月再改名为灵山县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997年再次改名为新圩镇云洲中学,由镇管理。因该校靠近白云洲自然村,校址狗尾塘的地形又象白鹤,寓学校培养的学子象展翅翱翔的白鹤,云游五洲,事业有成之意,故而得名云洲中学。
学校位于邕浦公路旁,距县城约6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一个静心读书,快乐求学的好地方。学校始建于1964年,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是灵山县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于1997年改制更名为灵山县云洲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初级中学。
云洲中学创办于1964年8月,初创校址在新圩镇所属的大庙岭的竹儿坪(即原六三茶场内),始名为新圩农业中学,1968年改名为新圩“五.七”中学,1980年春恢复为新圩农业中学,1985年春又改名为灵山县农业技术学校。1994年9月再改名为灵山县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997年再次改名为新圩镇云洲中学,由镇管理。因该校靠近白云洲自然村,校址狗尾塘的地形又象白鹤,寓学校培养的学子象展翅翱翔的白鹤,云游五洲,事业有成之意,故而得名云洲中学。
学校位于邕浦公路旁,距县城约6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一个静心读书,快乐求学的好地方。学校始建于1964年,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是灵山县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于1997年改制更名为灵山县云洲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初级中学。
13、新圩二中
13、新圩二中
灵山县新圩第二中学地处县城新的核心商住区,毗邻教育局,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共享着自治区示范高中的优质资源。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面向全县公开选拔,择优录取组建教师团队,教研教学水平能力突出,师生学习氛围浓厚,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在2016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中我校各科成绩均排在全县前三名,各项比赛也都取得显著的成绩。
灵山县新圩第二中学地处县城新的核心商住区,毗邻教育局,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共享着自治区示范高中的优质资源。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面向全县公开选拔,择优录取组建教师团队,教研教学水平能力突出,师生学习氛围浓厚,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在2016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中我校各科成绩均排在全县前三名,各项比赛也都取得显著的成绩。
14、文笔中学
14、文笔中学
灵山县文笔中学创办于1991年4月,学校以文化立校,具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是一所具有时代特征和办学特色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座落在灵山县南部新圩镇街头,与文笔山遥遥相对,取义“文扬四海,笔写中华”,故取名“文笔中学”。毗邻浦北县,钦浦二级级公路傍校而过,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28.2亩。校园绿树成荫,小巧玲珑,有草坪、花坛,环境幽雅。现全校共有21个教学班,学生1500多人,教职工91人。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备,各类教学仪器设备齐全,管理使用规范。
灵山县文笔中学创办于1991年4月,学校以文化立校,具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是一所具有时代特征和办学特色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座落在灵山县南部新圩镇街头,与文笔山遥遥相对,取义“文扬四海,笔写中华”,故取名“文笔中学”。毗邻浦北县,钦浦二级级公路傍校而过,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28.2亩。校园绿树成荫,小巧玲珑,有草坪、花坛,环境幽雅。现全校共有21个教学班,学生1500多人,教职工91人。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备,各类教学仪器设备齐全,管理使用规范。
15、檀圩中学
15、檀圩中学
檀圩中学始建于1950年8月,原址在檀圩中心小学(华樟园),1956年12月搬迁至此的乌石江村地主农庄(原是灵山师范旧址),命名为灵山县第七中学,后更名为灵山县檀圩中学。座落于灵山县檀圩镇灵北路南街258号,地处乌石江畔,与六庐山相对守望。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
檀圩中学始建于1950年8月,原址在檀圩中心小学(华樟园),1956年12月搬迁至此的乌石江村地主农庄(原是灵山师范旧址),命名为灵山县第七中学,后更名为灵山县檀圩中学。座落于灵山县檀圩镇灵北路南街258号,地处乌石江畔,与六庐山相对守望。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
16、上皇中学
16、上皇中学
灵山县上皇中学创办于1991年,坐落在天山微电子有限公司旁,办学26年来,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两个条例”优秀学校和“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先进学校”,钦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先进学校”、“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灵山县“文明学校”、“无毒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045人,在编教职工89人。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教育观,树立“和谐为本,质量为要,育人为基”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成为了全县“路边窗口”学校。
灵山县上皇中学创办于1991年,坐落在天山微电子有限公司旁,办学26年来,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两个条例”优秀学校和“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先进学校”,钦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先进学校”、“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灵山县“文明学校”、“无毒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045人,在编教职工89人。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教育观,树立“和谐为本,质量为要,育人为基”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成为了全县“路边窗口”学校。
17、天山中学
17、天山中学
天山中学位于西瓜之乡灵山县檀圩镇,与素有灵山八景之一“绿芦烟雨”的绿芦山咫尺相望。距县城有10分钟的车程。校园占地面积55.5亩。目前,学校在校生2652人,其中初中生379人,初中教职工28人。初中专任教师28人,本科以上学历18人,学历合格率100%。
天山中学是1996年檀圩镇政府为解决学生入学难、读书难的问题而创建的一所县镇共管的农村寄宿制完全中学,并取绿芦山脉的“天顶山”之意命名为“檀圩镇天山中学”,蕴涵高瞻远瞩、不断进取、勇攀巅峰寓意,2007年更名为灵山县天山中学。二十年的风雨兼程,天山人发扬了不断进取、勇攀巅峰、革故鼎新、勇于担当的进取精神,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育人理念,把一所镇办学校打造成一所制度完善、校风优良、学风浓郁、师生团结、年轻靓丽、活力、魅力的学校。
天山中学位于西瓜之乡灵山县檀圩镇,与素有灵山八景之一“绿芦烟雨”的绿芦山咫尺相望。距县城有10分钟的车程。校园占地面积55.5亩。目前,学校在校生2652人,其中初中生379人,初中教职工28人。初中专任教师28人,本科以上学历18人,学历合格率100%。
天山中学是1996年檀圩镇政府为解决学生入学难、读书难的问题而创建的一所县镇共管的农村寄宿制完全中学,并取绿芦山脉的“天顶山”之意命名为“檀圩镇天山中学”,蕴涵高瞻远瞩、不断进取、勇攀巅峰寓意,2007年更名为灵山县天山中学。二十年的风雨兼程,天山人发扬了不断进取、勇攀巅峰、革故鼎新、勇于担当的进取精神,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育人理念,把一所镇办学校打造成一所制度完善、校风优良、学风浓郁、师生团结、年轻靓丽、活力、魅力的学校。
18、那隆中学
18、那隆中学
灵山县那隆中学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一所公办的中学,学校坐落在那隆镇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灵山县那隆中学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一所公办的中学,学校坐落在那隆镇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19、那隆一中
19、那隆一中
图片来源于昵图网
学校位于那隆镇街北300米(黄茅岭),校园依山傍水。校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学习的理想场所。校园面积:47569平方米,建筑面积19430平方米。校道实现了硬底化。校园美化、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校领导精诚团结,开拓创新。校训为:学习好,运动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校风为:求真、务实、合作、创造。学风为:文明、守纪、博学、多思。教风为:敬业、奉献,为人师表。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完善,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校园风气蒸蒸日上。师资力量雄厚,80%骨干教师为中青年教师,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教学成绩显著。
学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小组模式为办学特色,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及课题研究,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为办学理念,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图片来源于昵图网
学校位于那隆镇街北300米(黄茅岭),校园依山傍水。校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学习的理想场所。校园面积:47569平方米,建筑面积19430平方米。校道实现了硬底化。校园美化、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校领导精诚团结,开拓创新。校训为:学习好,运动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校风为:求真、务实、合作、创造。学风为:文明、守纪、博学、多思。教风为:敬业、奉献,为人师表。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完善,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校园风气蒸蒸日上。师资力量雄厚,80%骨干教师为中青年教师,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教学成绩显著。
学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小组模式为办学特色,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及课题研究,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为办学理念,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那隆二中
20、那隆二中
灵山县那隆第二中学位于灵山县那隆镇解放街2号,创建于1956年12月26日,原名那隆中学,1995年9月更名为灵山县那隆第二中学。学校全体教职工积极向上,锐意进取,教育教学工作成绩逐年提升。近三年来都能完成向高中和职业中专送生的任务。学校将继续从严治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灵山县那隆第二中学位于灵山县那隆镇解放街2号,创建于1956年12月26日,原名那隆中学,1995年9月更名为灵山县那隆第二中学。学校全体教职工积极向上,锐意进取,教育教学工作成绩逐年提升。近三年来都能完成向高中和职业中专送生的任务。学校将继续从严治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1、三隆中学
21、三隆中学
学校位于钦灵二级公路旁,有一所书声朗朗、生机盎然的学校,这就是奋进中的三隆中学。这里的学习环境幽雅、舒适、清新,既展现自然风光,又彰显人文特色,是教与学的乐园。
三隆中学于1968年由三隆镇大马村委滑石江搬迁到现址,于2008年秋期与三隆镇江北中学合并,校园占地面积50多亩。在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探索,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学校位于钦灵二级公路旁,有一所书声朗朗、生机盎然的学校,这就是奋进中的三隆中学。这里的学习环境幽雅、舒适、清新,既展现自然风光,又彰显人文特色,是教与学的乐园。
三隆中学于1968年由三隆镇大马村委滑石江搬迁到现址,于2008年秋期与三隆镇江北中学合并,校园占地面积50多亩。在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探索,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22、陆屋中学
22、陆屋中学
灵山县陆屋中学位于陆屋镇陆阳路3号,始建于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原名为陆阳兴让书院。光绪末年(1905年)废科举,兴新学,改名为男学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又改名为钦州三中,直到1958年划归灵山县管辖,正式定名为灵山县陆屋中学。
学校传承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以“明志、厚德、尚学、求真”为校训,秉承着“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成就”的办学理念,以“书香校园,文化育人”为主题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灵山县陆屋中学位于陆屋镇陆阳路3号,始建于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原名为陆阳兴让书院。光绪末年(1905年)废科举,兴新学,改名为男学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又改名为钦州三中,直到1958年划归灵山县管辖,正式定名为灵山县陆屋中学。
学校传承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以“明志、厚德、尚学、求真”为校训,秉承着“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成就”的办学理念,以“书香校园,文化育人”为主题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3、陆阳中学
23、陆阳中学
图片来源荔乡教育
陆阳中学位于陆屋镇教育路东一巷,占地面积26亩,创办于1992年,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总面积5072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1537人,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学历合格率100%。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爱生敬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正在不断地完善校园建设。近年来,学校学校本着“明德启智,强体尚美”的办学目标,“和谐实干,追求卓越”的校风,“敬业爱生,善导创新”的教风、“诚信感恩,博学竞先”的学风,努力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图片来源荔乡教育
陆阳中学位于陆屋镇教育路东一巷,占地面积26亩,创办于1992年,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总面积5072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1537人,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学历合格率100%。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爱生敬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正在不断地完善校园建设。近年来,学校学校本着“明德启智,强体尚美”的办学目标,“和谐实干,追求卓越”的校风,“敬业爱生,善导创新”的教风、“诚信感恩,博学竞先”的学风,努力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24、陆屋二中
24、陆屋二中
灵山县陆屋第二中学位于陆屋镇西郊3公里左右,原是五七中学,创办于1964年(是陆屋农业中学、陆屋职中、灵山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的前身);2008年4月更名为灵山县陆屋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农村初中,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现在全校师生正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校以“克服学生厌学”、“开设校本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依托,提高学生的素质素养和综合能力。
陆屋二中的全体师生正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创造陆屋二中更加灿烂的明天。
灵山县陆屋第二中学位于陆屋镇西郊3公里左右,原是五七中学,创办于1964年(是陆屋农业中学、陆屋职中、灵山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的前身);2008年4月更名为灵山县陆屋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农村初中,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现在全校师生正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校以“克服学生厌学”、“开设校本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依托,提高学生的素质素养和综合能力。
陆屋二中的全体师生正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创造陆屋二中更加灿烂的明天。
25、佛子中学
25、佛子中学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不断改革创新,激发内部活力。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创新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为办学思路,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把“求知、创新、发展、责任”作为学生培养目标。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不断改革创新,激发内部活力。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创新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为办学思路,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把“求知、创新、发展、责任”作为学生培养目标。
26、平山中学
26、平山中学
灵山县平山中学始建于一九五O年,原名灵山三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经为灵山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学校位于灵山最高峰——罗阳山下,依偎着灵东水库旁,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多年来,学校秉承“平实,卓越”的校训,确立“立德树人有素质,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办学理念,树立“文明、和谐、拼搏、创新”的优良校风,发扬“博爱、民主、严谨、合作”的教风,传承“乐学、自主、活泼、奋进”的学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灵山县平山中学始建于一九五O年,原名灵山三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经为灵山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学校位于灵山最高峰——罗阳山下,依偎着灵东水库旁,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多年来,学校秉承“平实,卓越”的校训,确立“立德树人有素质,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办学理念,树立“文明、和谐、拼搏、创新”的优良校风,发扬“博爱、民主、严谨、合作”的教风,传承“乐学、自主、活泼、奋进”的学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27、化龙中学
27、化龙中学
灵山县化龙中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高级完全中学,始建于1943年,学校位于灵山县东部,老文化之乡石塘镇苏村化龙湖畔旁,距离县城31公里。学校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以“经过努力,把化龙中学办成一所有魅力的学校,成为家长和学生神往的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日有所得”为校训,逐渐形成了“人文教育”的办学特色。
灵山县化龙中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高级完全中学,始建于1943年,学校位于灵山县东部,老文化之乡石塘镇苏村化龙湖畔旁,距离县城31公里。学校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以“经过努力,把化龙中学办成一所有魅力的学校,成为家长和学生神往的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日有所得”为校训,逐渐形成了“人文教育”的办学特色。
28、丰塘中学
28、丰塘中学
灵山县丰塘中学是广西灵山县丰塘镇唯一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创办于1956年秋,迄今已有6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位于灵山县丰塘镇灵峰东路105号,是丰塘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以“厚德、上善、求真、尚美”为校训,以“文明、守纪、团结、向上”为校风,以“敬业、开拓、严谨、求实”为教风,以“尊师、自律、勤奋、进取”为学风,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已初步形成以美术、篮球队、田径运动队、音乐舞蹈为主的教育强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
灵山县丰塘中学是广西灵山县丰塘镇唯一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创办于1956年秋,迄今已有6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位于灵山县丰塘镇灵峰东路105号,是丰塘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以“厚德、上善、求真、尚美”为校训,以“文明、守纪、团结、向上”为校风,以“敬业、开拓、严谨、求实”为教风,以“尊师、自律、勤奋、进取”为学风,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已初步形成以美术、篮球队、田径运动队、音乐舞蹈为主的教育强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
29、平南中学
29、平南中学
灵山县平南中学座落于灵山县城的东北角,地处交通便利的209国道旁,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有文化底蕴而又充满朝气的办学规模较大的乡镇初中学。学校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增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形成“德学双全、敬业进取”的教风和“礼学并行、惜时如金”的学风,树立“爱心献给学生、恒心倾注过程、忠心报效教育、信心留给自己、精心提高质量”的教师风范。
灵山县平南中学座落于灵山县城的东北角,地处交通便利的209国道旁,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有文化底蕴而又充满朝气的办学规模较大的乡镇初中学。学校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增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形成“德学双全、敬业进取”的教风和“礼学并行、惜时如金”的学风,树立“爱心献给学生、恒心倾注过程、忠心报效教育、信心留给自己、精心提高质量”的教师风范。
30、烟墩中学
30、烟墩中学
灵山县烟墩中学创办于1968年,是一所公立初中学校。学校历史悠久,位置优越,依山傍水,交通便捷,毗邻邕浦二级公路。建校49年来,为高一级的学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烟墩中学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继续本着“服务社会、服务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原则,为烟墩的教育事业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灵山县烟墩中学创办于1968年,是一所公立初中学校。学校历史悠久,位置优越,依山傍水,交通便捷,毗邻邕浦二级公路。建校49年来,为高一级的学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烟墩中学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继续本着“服务社会、服务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原则,为烟墩的教育事业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31、龙岗中学
31、龙岗中学
图片来源红豆社区
灵山县龙岗中学坐落于烟墩镇西北郊,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学校建于1995年,2009年1月1日升级为县镇共管寄宿制中学,2012年秋期原茅针中学并入。现有教职员工74人,在校学生1242人。一直以来,学校以“明德求真,励志笃学”为校训,以办好人民群众满意学校为目标,努力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坚持秉承“团结奋进,开拓自强”的校风,“严谨创新,敬业奉献”的教风,“善问多思,惜时博学”的学风。近年来,在新课改促提升的办学思路下,学校领导班子紧密团结全体教师和学生,上下一心,齐心协力,逐渐形成了“美丽龙岗,幸福课堂,快乐课间”的办学特色。
图片来源红豆社区
灵山县龙岗中学坐落于烟墩镇西北郊,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学校建于1995年,2009年1月1日升级为县镇共管寄宿制中学,2012年秋期原茅针中学并入。现有教职员工74人,在校学生1242人。一直以来,学校以“明德求真,励志笃学”为校训,以办好人民群众满意学校为目标,努力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坚持秉承“团结奋进,开拓自强”的校风,“严谨创新,敬业奉献”的教风,“善问多思,惜时博学”的学风。近年来,在新课改促提升的办学思路下,学校领导班子紧密团结全体教师和学生,上下一心,齐心协力,逐渐形成了“美丽龙岗,幸福课堂,快乐课间”的办学特色。
32、沙坪中学
32、沙坪中学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沙坪中学全体师生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各种形势和机遇的挑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决心把学校建成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一流学校,再续辉煌。
学校“一训三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校 训:敬业 严谨 博学 开拓
校 风:尊师 守纪 勤奋 上进
教 风:立志 树人 创新 奉献
学 风:文明 好学 团结 进取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拾阶而上
办学目标:校风顺正,管理一流,特色鲜明,持续发展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沙坪中学全体师生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各种形势和机遇的挑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决心把学校建成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一流学校,再续辉煌。
学校“一训三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校 训:敬业 严谨 博学 开拓
校 风:尊师 守纪 勤奋 上进
教 风:立志 树人 创新 奉献
学 风:文明 好学 团结 进取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拾阶而上
办学目标:校风顺正,管理一流,特色鲜明,持续发展
33、旧州中学
33、旧州中学
旧州中学建校于1943年,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浓厚。学校位于旧州镇古城路95号,陆沙公路14公里界碑东边现在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学校。多年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允许有差异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严谨、奋发、活泼、创新;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的校风;以“爱生、敬业、合作、育人”为教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立志、好学、互助、成才”的学风;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使学生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五有”新人。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
旧州中学建校于1943年,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浓厚。学校位于旧州镇古城路95号,陆沙公路14公里界碑东边现在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学校。多年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允许有差异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严谨、奋发、活泼、创新;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的校风;以“爱生、敬业、合作、育人”为教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立志、好学、互助、成才”的学风;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使学生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五有”新人。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
34、新城中学
34、新城中学
新城中学创办于1996年,是旧州镇一所镇办普通初级中学,坐落在旧州镇新城街,交通便利。学校布局合理,安全宁静,管理方便;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奉行“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原则,对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狠抓三风、校容校貌建设,使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德才兼备的生力军。几年来,我校师资合格率100%,学生入学率均在98%以上,学生辍学率均低于2%,行为规范合格率100%,体育合格率100%,毕业率92%以上。
新城中学创办于1996年,是旧州镇一所镇办普通初级中学,坐落在旧州镇新城街,交通便利。学校布局合理,安全宁静,管理方便;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奉行“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原则,对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狠抓三风、校容校貌建设,使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德才兼备的生力军。几年来,我校师资合格率100%,学生入学率均在98%以上,学生辍学率均低于2%,行为规范合格率100%,体育合格率100%,毕业率92%以上。
35、古城中学
35、古城中学
校创办于1988年,当时是灵山县成立最早的镇办中学。学校位于离县城约60公里的旧州街南面,六钦高速旧州出口3公里处,比邻广西钦州古城遗址南端,面向清澈美丽的旧州江,环境幽雅清净,是读书、育人、养性的圣地。近年来,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基,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办学理念,以“学校和谐,管理规范,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形成了本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谐发展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正以昂扬的姿态,上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为开创我校教育教学新局面,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校创办于1988年,当时是灵山县成立最早的镇办中学。学校位于离县城约60公里的旧州街南面,六钦高速旧州出口3公里处,比邻广西钦州古城遗址南端,面向清澈美丽的旧州江,环境幽雅清净,是读书、育人、养性的圣地。近年来,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基,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办学理念,以“学校和谐,管理规范,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形成了本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谐发展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正以昂扬的姿态,上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为开创我校教育教学新局面,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36、太平中学
36、太平中学
灵山县太平中学,位于灵山县太平镇太平街中华路2号,学校始建于1956年,座落在五叶莲大山脚下,学校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严格而科学,各项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学生管理方面,更是遵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既坚持从严管理,又做到关心爱护学生,既教学生学会做事,也教学生学会做人,团委和学生会联合一起设有文明礼仪岗、清洁卫生保洁岗和纪律监督岗,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这是我校的一大亮点。此外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灵山县太平中学,位于灵山县太平镇太平街中华路2号,学校始建于1956年,座落在五叶莲大山脚下,学校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严格而科学,各项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学生管理方面,更是遵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既坚持从严管理,又做到关心爱护学生,既教学生学会做事,也教学生学会做人,团委和学生会联合一起设有文明礼仪岗、清洁卫生保洁岗和纪律监督岗,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这是我校的一大亮点。此外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37、华苑中学
37、华苑中学
灵山县华苑中学建于1996年,由原太平镇食品站改建而成,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寄宿制农村初中学校。学校占地14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共有15244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8291平方米。校园布局好,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有100多米的文化长廊,校园文化气氛浓,是学生求学的好地方。学校有一支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更具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校长带领下,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
灵山县华苑中学建于1996年,由原太平镇食品站改建而成,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寄宿制农村初中学校。学校占地14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共有15244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8291平方米。校园布局好,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有100多米的文化长廊,校园文化气氛浓,是学生求学的好地方。学校有一支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更具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校长带领下,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
38、苑西中学
38、苑西中学
灵山县苑西中学创办于1990年9月,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源远流长!抗日战争时期,广西钦州师范曾搬迁至此。期间,在距离此地八公里处——四峡坳,打响了震惊中外镇南关抗日战争。学校作为最近距离的重要后方支援阵地,为该次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正是其浓厚的文化背景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为之努力!为之付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教育理念,以“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目标,以“严格、细致、扎实”为管理方针,以“人人有潜能、个个能成功”为校训,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风,以“敬业爱生、乐教善导”为教风,以“勤奋善思、乐学争优”为学风。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加强特长的培养,努力把学校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
灵山县苑西中学创办于1990年9月,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源远流长!抗日战争时期,广西钦州师范曾搬迁至此。期间,在距离此地八公里处——四峡坳,打响了震惊中外镇南关抗日战争。学校作为最近距离的重要后方支援阵地,为该次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正是其浓厚的文化背景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为之努力!为之付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教育理念,以“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目标,以“严格、细致、扎实”为管理方针,以“人人有潜能、个个能成功”为校训,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风,以“敬业爱生、乐教善导”为教风,以“勤奋善思、乐学争优”为学风。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加强特长的培养,努力把学校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
39、武利中学
39、武利中学
灵山县武利中学创办于1944年,位于灵山县南大门武利镇三里江畔,毗邻浦北县,钦浦二级公路和209国道傍校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始终坚持 “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教改求发展” 的教育原则,以“严、精、细、实、活”作为教学管理模式,把“不比基础比努力”作为师生共勉的学校精神,把“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创新,尝试成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合格人才”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从抓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入手,规范管理,逐步形成了 “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良好局面,促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转化、提高和发展。
灵山县武利中学创办于1944年,位于灵山县南大门武利镇三里江畔,毗邻浦北县,钦浦二级公路和209国道傍校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学校始终坚持 “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教改求发展” 的教育原则,以“严、精、细、实、活”作为教学管理模式,把“不比基础比努力”作为师生共勉的学校精神,把“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创新,尝试成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合格人才”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从抓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入手,规范管理,逐步形成了 “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良好局面,促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转化、提高和发展。
40、青云中学
40、青云中学
灵山县青云中学创办于1986年,校名源于武利镇名胜古寺—青云寺,又寓意全体师生工作学习积极进取,青云直上。学校位于灵山县南大门——武利镇,毗邻浦北县,209国道和钦浦二级公路傍校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学校校园面积35380平方米,环境幽雅,整齐有序,布局合理,绿树成荫。一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勇立教改的潮头,贯彻“以人为本、尊重个性,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民主治校,科研兴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灵山县青云中学创办于1986年,校名源于武利镇名胜古寺—青云寺,又寓意全体师生工作学习积极进取,青云直上。学校位于灵山县南大门——武利镇,毗邻浦北县,209国道和钦浦二级公路傍校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学校校园面积35380平方米,环境幽雅,整齐有序,布局合理,绿树成荫。一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勇立教改的潮头,贯彻“以人为本、尊重个性,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民主治校,科研兴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41、伯劳中学
41、伯劳中学
灵山县伯劳中学位于位于灵山县境南部的伯劳镇,是一所初级中学,教育服务于22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9.79万。伯劳中学创办于1944年,学校以“以德治校,以德促学,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教育理念,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发展。
灵山县伯劳中学位于位于灵山县境南部的伯劳镇,是一所初级中学,教育服务于22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9.79万。伯劳中学创办于1944年,学校以“以德治校,以德促学,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教育理念,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发展。
42、文利中学
42、文利中学
灵山县文利中学位于灵山县西南边缘的文利镇文利街137号,学校始建于1958年,学校不断深化改革,激活内部活力,以“厚德尚志,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创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为办学目标,以“勤俭诚毅,求真创新”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博学、实干进取”的优良校风,“勤教善导、团结拼搏”的良好教风和“志高深思、刻苦向上”的浓厚学风。
灵山县文利中学位于灵山县西南边缘的文利镇文利街137号,学校始建于1958年,学校不断深化改革,激活内部活力,以“厚德尚志,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创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为办学目标,以“勤俭诚毅,求真创新”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博学、实干进取”的优良校风,“勤教善导、团结拼搏”的良好教风和“志高深思、刻苦向上”的浓厚学风。
快与朋友圈里的好友们一同分享这42所学校吧!
轻松关注“灵山天天网”公众号
免费订阅好文章,先人一步知晓灵山每天正在发生的改变!
在每个人心中,
自己的母校都是最美的!
说明:1、42所中学排名不分先后,1-42是按拍照先后顺序排列的;
2、42所中学指的是主校区,分校不列入此次活动;
3、以上42所中学的图片均做有水印处理,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学校的简介或校训如有错漏,欢迎网友们批评指正。
烟墩中学、正久实验中学部份图片来源见水印
本文由灵山天天网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