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宇宙有很多星系。星系中有很多星体,有行星,比如地球,有恒星,如太阳。这些星体都有各自的运行轨迹,也许在某一天这些行星就会和地球相撞,给地球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小的,就是行星质量较小,穿过大气层时基本燃烧殆尽;大的,就会像白垩纪一样,造成全球性灾害,当时的地球“主人”恐龙因此灭绝。
那么,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地球碰到过几次撞击事件呢?
1、小行星撞击云南
夜空中一个亮点,像流星一样划过;在运动过程中,亮点变成绿色和红色;它越来越大,直到与一片云相撞;接下来,闪过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然后,远处传来了爆炸声......
2017年10月4日晚上8点多,中国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公里处,发生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相对速度为14.6千米/秒,空爆高度37公里,爆炸当量相当于540吨TNT,爆炸声巨大,震感强烈。
2、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
2013年2月15日,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上空爆炸。相对速度18.7公里/秒,空爆高度24公里,爆炸当量相当于44万吨TNT炸药。爆炸声波,美国侦测站三天后收到,显示震波已绕地球2周。无人员死亡,1500人因爆炸冲击波震碎玻璃受伤。
幸运的是这颗小行星是普通球粒陨石,不会在击中地面后再次爆炸,否则这么一个人员密集的地区,将会有难以估量的后果。
3、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一颗直径约50米的小行星在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上空爆炸。空爆高度8公里,爆炸当量相当于2000万吨TNT。摧毁了2000平方公里内约8千万颗树,面积相当于整个华盛顿特区的大小。
据目击者称,当天早上,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亮度和太阳差不多;随后,一道强光把整个天空照亮。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把附近650公里内的窗户玻璃全部震碎,飘浮在空中的尘土高达一万米,亚欧两洲的夜空连续多天呈暗红色。
既然行星与地球相撞这么危险,那有什么办法预防两者相撞呢?
1、加强“亚尔科夫斯基效应”
亚尔科夫斯基效应指的是,当小行星在吸收太阳光和释放热量时,会对行星运行产生微小的推动力。
科学家设想,给小行星喷一层白色反光物质,加强“亚尔科夫斯基效应”,借助太阳辐射的推力,让小行星偏移轨道,从而远离地球。
2、善用喷射物推力
在小行星周围安置大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反射到一个点上,这个点被加热,产生喷射物,依靠喷射物的推力,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3、运用核弹能量
直接向小行星发射核弹,利用核弹爆炸产生的能量,使小行星偏移轨道。
心有多远,思想就有多远。所以碰到问题先别害怕。即使行星撞击地球会造成很大的灾害,但办法总比问题多,事情总会解决的。就像到金华亚美咨询的爱美者一样,又想变美,又怕有后遗症。其实,只要去正规场所和找专业人士,就没有问题了。没看到,“美丽”都成了思密达的过节礼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