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
站好三尺讲台,培育四方桃李,坚守一世初心。
一支粉笔写青春,一份匠心铸师魂。
育人使命见担当,润物无声化于行。
师者
惟以匠心致远。
择一业,爱一生;用一心,成一事。
教师节来临之际,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开设“师者匠心”专栏,陆续推出“校长园长篇”“校园特色篇”“教师成长篇”等优秀稿件,集中展现我县教师匠心育人,逐梦前行的教育情怀和教体系统“沂源铁军”精神。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乡村教育工作者,回忆我的教学生涯,最使我难忘的还是在偏远乡村小学支教的那段岁月,她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教育初心,指引我走在乡村教育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爱洒教育
我1997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扎根偏远乡村学校。2013年9月我主动要求到我西里镇姚宅小学支教英语课,在克服交通生活不便的情况下,为偏远乡村孩子送去了知识与欢乐。
姚宅小学是西里镇最偏远的一处乡村小学,这所小学位于沂源县西南边陲,坐落于村子东北侧半山腰上,在校生不足100人。学校英语学科教学是个老大难,一直由另外一所小学的老师走教。
2013年暑假开学,来学校走教的老师休产假了,教体办领导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为了解决姚宅小学英语教学难题,我主动要求到该校任教三至五年级英语课。当时领导坚决不同意,因为那时我承担着教研室小学英语教学管理和研究,还一个人负责全镇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单位领导认为我这样做简直就是在开玩笑。我对领导说:“作为一名教体办工作人员,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共产党员,在学校最需要英语老师的时候,我能够兼顾各项工作,能胜任小学英语教学!”
情满乡村
最终,我如期来到姚宅小学报到。在姚宅小学走教的日子里,我坚持每天5点多钟起床,为了赶上最早的客运班车,有时候早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我在这所最偏远学校里坚持走教了四年。
在这四年里,我担任全校三、四、五年级的英语课,每周都要教体办、学校两头跑,为了不影响教体办临时性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刚一开始我想到过放弃,我患有慢性咽炎,上午连续上四节课还算勉强,可是,到了下午嗓子就开始冒烟了,下班后坐在返程班车里,累的一句话都不想说。
2014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我突发高烧,那天也是约好去姚宅上课的日子,我不顾家人的劝阻,吃了点儿退烧药,就匆忙赶到车站。课间每当我独自一人站在教室前休息的时候,心里也不时有打退堂鼓的念头,时常在问自己:这一辈子到底是图个啥啊,这样整天累死累活的,值吗?每当此刻,我就想起了家乡楷模朱彦夫,就想起了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李振华老师,他们的精神时刻在提醒着我,鼓舞着我坚持走下去!我不但要走下去,还要走出精彩。
结合小学生爱动的特点,我积极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魅力、高效、快乐的英语课堂,逐步形成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方法。
课上,我会让孩子们自由围坐在教室里,我们边唱、边画、边跳、边说。为了上好一堂英语课,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编排英语儿歌的舞蹈动作;课下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表演头饰、道具等,和孩子们一起表演英文小短剧。学校青年教师有时问我:“孙老师,你都是用什么办法让学生如此喜欢你,喜欢你的英语课堂?”我微笑地说:“亲密产生美啊,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当你真正走近孩子们,他们就会走进你的课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动起来,教学效果才会好起来。”
期末考试结束后,五年级小萌(化名)同学给我写信:“当您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我其实已经有所耳闻了:这位英语老师特别搞笑,他与之前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课堂除了幽默风趣,还特别严厉呢!随后,您让我当上了英语课代表,成了您的小助手,我非常乐意,因为那时我已经感受到您新颖的教学方法。所以,从那刻起我对您的偏见慢慢地没有了。这个学期您对我们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考出优异的成绩回报您。看到孩子们对我工作的肯定,我捧着封信激动不已。
付出总会有回报。四年来,学生由开始的不敢说英语,慢慢地喜欢上了英语,大胆地去说英语,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学校宋校长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姚宅小学的孩子需要你,你来姚宅小学工作学校放心,家长满意,我代表全校师生感谢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一个人来说,人生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我就是在我热爱的乡村教育这片希望的田野里,辛勤耕耘并享受快乐和幸福的人。为了农村的孩子,为了乡村教育的这份坚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以身边的榜样为力量,争做一名有思想、有抱负、有情怀、有温度的教书人!
(作者系沂源县西里镇中心小学教师 孙永昌)
请扫二维码
关注沂源教育体育
您的关心与支持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实习编辑:孙浩然 唐慎叶
责任编辑: 江 浩 宋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