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桃之夭夭》杂志方发公告宣布将休刊, 2021年12月刊会是最后一期杂志。
声明中工作人员透露,《桃之夭夭》疑受到疫情的影响,从双月刊变月刊,再到休刊,“旧的事物就是要被新的事物代替,非人为所能改变”。同时,杂志方也表示期待未来能更好,希望大家珍惜,珍重。
《桃之夭夭》宣布休刊
《桃之夭夭》所属企业为湖南魅丽文化,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以精致畅销的产品在中国青少年阅读领域建立了年轻而强大的品牌形象,引领着国内青少年阅读市场方向。旗下拥有:“花火”、“飞魔幻”、“飞言情”、“桃之夭夭”、“心晴坊”等国内知名品牌。魅丽文化致力于12-25岁这一最具有商业价值和潜力的受众群体的阅读产品开发,拥有和培养了策划、设计、调研、写作、编辑、出版等多方面业界专业人才,向青少年提供优质读物,拥有数百万忠实读者群。
企查查显示,魅丽文化曾于2015年获得光线传媒、萤火文化、湖南文化旅游投资基金的A轮投资,2013年获得了来自达晨创投的种子轮。
目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纸媒以及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着生存与挑战问题,不少传统出版商宣布休刊。
此前10月31日,《意林小小姐》杂志官微发布了一则无限休刊公告,告别小小姐杂志。《意林·小小姐》是国内知名文摘杂志《意林》专为中国女生打造的女生青春文学读物,于2010年创办,至今已有十一年办刊历史。“意林小小姐宣布休刊”随即登上热搜,并引发网友讨论。
早一年的2020年12月30日,产出过《寻找前世之旅》、《刺客列传》等知名作品的飒漫画官微发布公告,宣布自2021年1月起,飒漫画杂志暂停发行。
无独有偶,除了杂志,报纸同样陷入窘境。早在2018年12月28日,就有10家报纸宣布停刊。2021年的第1天,又有8家纸媒停刊。
纸媒所在环境在一点一点恶化,尽管《桃之夭夭》只是宣布休刊,未来还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但是,以纸媒现在的发展环境,不少人担心《桃之夭夭》以后真的能回来吗?
在智能手机、电脑不发达的时代,以《桃之夭夭》为代表的一类小说杂志充实了很多人的校园生活。小说或漫画杂志往往在班级之间传阅,也满足了很多人在少年时期对于未来和爱情的幻想。
可以说《桃之夭夭》等杂志不仅承载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还保存着我们永恒的青春记忆。待我们蓦然回首,少年时期报亭里琳琅满目的杂志,早已经随着报刊亭一同默默地消失了,而书柜里落灰的杂志则成了青春的纪念册。
即便十分不舍,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小说网站和漫画网站构建越来越完善,以至于很多人看小说、漫画的途径变成了手机软件,购买纸质图书仅仅是为了收藏或是情怀。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传播信息的途径,纸媒的衰落、互联网的兴起,也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可以说,不仅仅是纸媒,一切传统媒体都面临着挑战。
纸媒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包括知识的储存与传递,以及消息的承载与传播。尽管互联网冲击了纸媒,但纸媒存在的意义没有被完全取代,也是不可能被取代的。“纸媒”二字重量,也比互联网要沉重得多。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纸媒传播信息的速度要比互联网要慢很多,但纸媒储存知识的方式要更加牢固和久远。
小说杂志《桃之夭夭》休刊已成事实,估计其他杂志也会面临着相同的境地,只不过还算勉强能够支撑下去。
互联网的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影响着很多传统媒体的消亡。我们能做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纸媒,让其存留的时间更久一些。
更多文坛资讯、征稿信息,关注公众号:征文约稿小助手,查看详细内容。
@晓朋友每天都困coast
再也不用每个月单独攒下60买杂志了,再也不用和舍友或者同桌传阅一本小说了,再也不用掐算着日子到报刊亭等新刊了。
给编辑写的信、给笔友寄出的明信片、生日时收到的小礼物、组员借走还没还我的两本书,这些桩桩件件,构成了我青春的拼图
@顾医生的小笨蛋夷陵分蛋
高中最喜欢《桃之夭夭》,基本上都是甜甜的文,不像爱格、飞言情……虐的我哭唧唧
@晥聂
初中的时候就开始跟朋友一起攒钱买的杂志,跟小伙伴们一起约定并且互相传看。桃夭代表了我整个青春岁月,现在它休刊了,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真的长大了。以后的少男少女们再也不会像我们一样阅读过一本名叫《桃之夭夭》的杂志了
@梦梦的欣欣
谁的初中高中没有一本桃之夭夭、爱格、花火、天使com呢,曾经真的信誓旦旦的说,以后要去杂志社工作,去编辑部工作,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忘记了这个愿望,就像忘记了这些杂志。
@·秋日落月·
买过很多 初中的梦想就是去魅丽做编辑 所以那个时候想考新闻 中考以后去了一趟长沙还去了花火的编辑部 和她们说以后一定要来工作后来高中换了梦想 但阴差阳错大学还是选择了学新闻感谢你曾经给过我梦想
@苏酱是小井酱
刚才看到这个话题的一瞬间,悲伤和无力突然从心底涌出来,明明外面阳光灿烂,心底却止不住的泛冷,初中时代,《飞言情》《许愿树》《漂流瓶》《漫画party 》包括《桃之夭夭》,长大后发现,再见是很难说出口的词语,从我离开报纸媒体的那一年,眼看着纸媒,越来越没落,但我还是一本又一本的买回家,私心来说,我希望这些杂志一直开下去,因为只要他们在,就觉得我的青春还在,但我不能这么自私,其实,杂志休刊,但是做杂志的人,一直都在,我们总是可以再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