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睡前冲浪的我,一时忘记自己追的综艺是《披荆斩棘的哥哥》还是《负荆请罪的哥哥》……
(谜底就在谜面上就是说)
紧随朝阳公安情况通报,一个新词诞生了:
(搞得我忘记piano的正确拼写了)
新词的诞生反映了 语言的创造性,一个词的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生成的。然而,语言也有相对的理据性和不变性。
在语言学中,我们有专门研究新词创造的分支——造词法,即研究词是如何在已有的语言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广义的造词法指一切新词的构成方法,包括语音造词、语义造词和语法造词三种。
语音造词
模仿声音造词。例如中文里的“汪”、“喵”、“哗啦”、“啪”;英语中的tinkle。
语义造词
新词通过旧词词义的引申、比喻、借代、联想等方法而产生。如中文里的“杜鹃”(鸟)通过联想造出新词“杜鹃”(花);古英语“bock”(榉树)通过借代(用材料借代物品)引申为现代英语的“book”(书)。
语法造词
用语法手段来造新词,也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狭义造词法。语法造词有许多不同的方式,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六种常见的造词法。
1
借词(loanword)
直接吸收一个外语中的词而不进行修改,包括语音、语义,往往还包括书写形式。比如,英语中的piano来自意大利语。
2
向后派生(back-formation)
一个词去掉一个形式上可以被重新分析为词缀的部分来造词。比如英语中的动词,可以通过加后缀(-er,-or,-ar,-ist等)变成一个相关的名词性的表人的新词,比如,“piano”(钢琴)可以派生为“pianist”(钢琴家)。
3
融合(blending)
在几个意义相关的旧词的基础上,各取一部分语音形式,融合成新词。如汉字“羟”(qiǎng,指一种有氢、氧原子组成的基团),就融合了“氢”的声母“q”和氧的韵母和声调“iǎng”。又如,“piaonist”(嫖娼的钢琴家),就是由“piao”(嫖)和“pianist”(钢琴家)融合而成的。
4
仿译(calque)
把一个外语中的合成词中的各个语素依次翻译来造出新词或短语,保留其构词方法和字面意思。如,英语中的“(to) lose face”,就是逐字翻译中文“丢脸”。
5
紧缩(acronym)
抽出原词语或词组中具有代表性的语素、音节或字母来造词。如,英语中的“personal computer”变为“pc”。
6
义项借用(semantic loan)
语言中本来有这个词,又吸收另外的一种语言中音、义都对应的词的某个义项。比如英语中的“pc”只有“电脑”一个含义,而中文网络语言中对应的“pc”还有“嫖娼”的含义。如果使用范围够广,理论上讲,英语也可能从中文中借走这一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