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气温持续升高,大家在预防中暑的同时,也需要警惕玻璃物件引发火灾。这些物件在阳光照射下可能变成危险的“小手雷”。
6月4日,北京怀柔区一沿街商店门口的储物车厢起火。消防员到场后迅速扑灭了火势。调查发现,车厢内仅存放纸箱等杂物,没有其他生产活动和电气线路敷设,且日常处于锁闭状态。然而,由于车厢内物品未分类储存,空啤酒瓶、饮料瓶、玻璃等与纸质和塑料包装制品混合摆放,阳光通过缝隙照射进来,经过玻璃制品的折射形成聚焦效果,点燃了周围可燃物,导致火灾发生。
火灾现场显示,烧毁最严重的正是空酒瓶和玻璃附近的包装物。这类火灾的原因与放大镜原理相似,虽然各类酒瓶、镜子等不如凸透镜聚焦效果明显,但在特定条件下仍可引燃周边可燃物。生活中此类火灾事故并不少见。
例如,福建晋江一家店铺的茶几因窗边桌子上的双面镜反射阳光而着火。另一例发生在浙江金华,民房后院简易棚下的约80个水晶球在阳光照射下引燃了纸板箱,火焰将棚顶烧穿。
消防部门提醒,镜子、水晶球等物体在太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凸透镜聚光效应”,长时间聚焦光线会在焦点周围形成高温高热环境,若此时有易燃物,就可能引发火灾。为了避免此类火灾,建议不要将放大镜、酒瓶、梳妆镜等放置在阳光直射的位置,也不要与可燃物毗邻放置,并加强对家中儿童的教育,避免他们因好奇使用放大镜等聚焦家中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