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凌晨
河南省许昌长葛市发生一起溺亡事故
4人不幸遇难
据许昌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称
事发前多人结伴而行
其中一名女子酒后跳河
此后同行的另外部分人员先后下水救人
12日16时27分@长葛发布 通报称
当事人一行7人在河边喝酒
期间有人有厌世语言
其中1人突然翻越护栏跳入河中
后相继又有5人入水
经相关单位和人员积极救捞
7人当中4人死亡
另外3人无生命危险
相关事宜正在调查处置中
每到夏令时节或暑假期间
溺水悲剧时有发生
其中不乏“会游泳”的人
6月10日上午
浙江省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
开展了水域系列实验
实验还邀请了会游泳的
4名小学生及其家长参与
还原最真实的溺水救援情景
会游泳就很安全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
大部分人平时都是在游泳馆游泳
相对比较安全
与户外溪流小河等大有不同
户外既没有安全设施
也无法预估河流水速及深度等
一旦体力不支,就容易发生危险
那么,发生溺水时
什么姿势最节省体力?
或能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呢?
实验来告诉你
在直径1.6米、高1米的水桶中
志愿者们分别摆出
“踩水”与“仰漂”的姿势
测量比较两个姿势所需的浮力大小
结果表明
人在“踩水”时至少需要50N的力
来保证脸露出水面正常呼吸
而“仰漂”的姿势只需要15N的力
溺水时保持“仰漂”的姿势最节省体力
会游泳就可以下水救人吗?
专业水域救援人员告诉大家
在水中不断“踩水”并且双手举起
身体露出水面的部分越多
表示下水施救的能力越强
▲专业救援人员
▲会游泳的志愿者
两位会游泳的成年志愿者尝试后发现
她们只能勉强保证头露出水面
这表示她们不太具备下水救人的能力
若不具备下水救人能力却下水救人
很可能发生“双溺”的悲剧
水中还有哪些危险?
吸力危险
实验模拟了“穿着救生衣的人”被宽22cm、高25cm、深75cm的洞穴吸住,数据表示,想要挣脱至少需要16公斤的力,如果力气小一点根本无法脱身。
失温危险
志愿者入水前的体表温度为35度,在水中半分钟后,出来就只有30度了,失温速度非常快。
暑期到来,家长们切记
要带孩子去安全水域游泳
游泳时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
若发生溺水
要想尽办法增加溺水者的生存时间
等待救援
最新通报!两名医务人员确诊!广州将对封闭封控区域有序解封
突发!已致12人死亡、37人重伤!一集贸市场发生燃气爆炸
刚刚!广州这些区域调整为中风险,多区新冠疫苗第二剂接种预约攻略来了
门窗炸飞!女子杀蚊子时“多做一步”,致严重烧伤!
▌来源:新闻坊、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中国消防、@长葛发布、深圳消防
▌编辑:郑曼昕
▌审核:邢慧敏
▌投稿邮箱:2446779535@qq.com
点“赞”并点亮“在看”
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