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镇雕塑瓷厂一间雕塑陶艺工作室内,摆放着数个不同造型的模具,有跃龙门的鲤鱼,有飒爽的马头,还有福禄寿。对于这些陶瓷雕塑来说,一般采用的是注浆的成型方式。
注浆成型是陶瓷工艺中的一道工序,与拉坯不同,手作工匠一般会根据题材或者使用需求设计好模具,然后将调好的泥浆浇注到有吸水性的模型(一般为石膏模) 中,水分在被模具(石膏)吸入后便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均匀泥层,脱水干燥过程中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坯体,此种方式被称为注浆成型。
这种工艺方法的优点显然易见,因为模具制成后可以多次使用,极大提高了批量产品的产量,并因原材料损耗减少而极大的降低了成本;还可保证产品造型规整、统一,从而极大的提升了产品质量。
但由于借助模具这一标准化设备物件,在不少人眼中,采用注浆成型工艺的陶瓷品,少了一点“手工”的味道,其价值也被误解和低估。
从流程上来说,注浆成型并非机械化的生产和制作。事实上,它跟拉坯一样,都十分考验陶艺作者的状态和经验。
一般的注浆成型是基于多孔石膏模吸收水分的特性,其注浆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泥浆注入石膏模后模壁吸水开始到形成薄泥层为第一阶段。此阶段石膏模开始吸收泥浆中的水,使靠近模壁的泥浆中的水、溶于水中的溶质及小于微米级的坯料颗粒被吸人石膏模中。由于水分被吸走,泥浆慢慢形成最初的薄壁层。
薄壁层形成后,泥层逐渐增厚直到形成注件为第二阶段。在此阶段中,石膏模仍继续吸水,薄壁层继续脱水。同时,泥浆内水分向薄壁层扩散,此时泥层就像滤网,随着泥层逐渐增厚,水分扩散的阻力也逐渐增大。当泥层增厚到所要求的注件厚度时,将余浆倒出,形成了雏坯。
从雏坯形成到脱模为收缩脱模阶段,即第三阶段。由于石膏模继续吸水和雏坯表面水分开始蒸发,雏坯开始收缩,脱离模型形成生坯,当坯体具有一定强度后即可脱模。
跟拉坯一样,注浆也有很多要点要诀, 泥浆的含水量、流动性、重量、泥范的吸水性、透气性、强度等等一糸列的工艺措施都依赖于陶艺作者的经验。泥浆的原料不同,可塑性、拉力、强度也就各不相同,陶艺作者需要有极强的感知能力,根据原料的特性,调整注浆的时间、火候以及速度。从制作效率上来说,注浆的速度并不比拉坯要快。
moiminjia工作室
另外, 不少外在的因素也在影响着注浆的质量。天气的温度、湿度随时影响着注浆的成效,注浆成型的坯体质量对季节的变化比较敏感,特别是春秋季节对坯体成型的影响较大。风大空气干燥,如果不采取合理措施,坯体成型阶段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风裂,严重影响坯体的成功率。而陶艺作者的专注度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稍有分神,前功尽弃。
目前国内对“手工”的推崇备至,拉坯成型的作品,似乎更能在市场中获得更高价值和认同感。不规则、手工痕迹、人工精力的付出,让这些作品也有了更高的溢价空间。反观注浆成型,过于整齐划一的造型,抹去手作的痕迹,让不少作品失去了应有的“话语权”。
这种“偏见”古已有之。在古陶瓷界,不少专家都会对一些模具成型及注浆工艺的古代陶瓷器认定为仿品甚至是赝品。
然而相继捧读审视过各朝各代以模具注浆成型工艺制作的古陶瓷器物,细细揣摩每一件陶瓷器物的成型工艺痕迹,有大量的实证可充分说明 古陶瓷的模具注浆工艺历史悠久,从学习借鉴青铜器的铸造技法中一路传承、发展过来。
西周青铜禁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齐盐鲁豉共壶
现今能够看到最早的相关记载,出自南宋叶寘的《坦斋笔衡》:“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徽宗(有版本为: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
元末明初 陶宗仪著《辍耕录》卷二十九中记载了南宋叶寘谈窑器
这段话里的“澄泥为范”是个极其有力的证据,证明在南宋时期,陶瓷成型工艺中已在使用澄泥制作的模范。 一般来讲,注浆模具成型的瓷器都是形状复杂无法用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皿。在经历过就近取土、随意取土的制陶初级阶段后,即开始用澄泥制作精美的陶制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的蛋壳陶,由于使用了澄泥工艺,胎体最薄处可以薄到一毫米以下,形体仍完美坚实。
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杯
当今的陶艺作者们,依然有着各自成型的偏好。那些从一开始就接受中国传统陶艺学科体系训练的陶艺作者们,往往都会经过长时间的拉坯训练,自然而然选择拉坯成型;也有越来越多的陶艺作者开始从工业设计美学角度出发去创作陶艺作品,用注浆成型,来实现自己想要的想法。
出身工业设计专业,又有北欧芬兰留学的经历,旻佳的作品一直采用注浆方式成型。在她看来,尽量抹去作者“自我”的痕迹,反而才是真正的手工。所以,在她的作品中,不管是小奶壶,还是咖啡杯具,都有一种工整的工业美学理念在里面。
moiminjia
成立于巴黎的耳语工作室,在打造器皿作品时也秉持同样观点,地质层系列杯子是灌浆工艺的集中代表作品,把不同种类和色泽的泥土经灌浆工艺制作后形成了表面的色彩层,达到令人惊艳的效果。
耳语工作室 地质层系列
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备受喜欢的北欧风系列器皿,多数都是注浆工艺成型,在创作者眼中,注浆和拉坯都是倾注了温度在其中的手作方式,价值同等对待。
编辑 派妮| 设计 Herbr
图片 来源于网络/Random
枝丫 | 器物的型录
➊
➋
RP Art Space
SOCIAL MEDIA
Instagram randomdesignstudio
Wechatrandom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