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唱歌跑调,那么千万不要出生在菲律宾。
对于五音不全的人来说,这项法律的规定相当于在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有牢狱之灾,而且就算你侥幸躲过了任何唱国歌的场合,未来的人生也充满危险。
2003年有个年轻男子在参加朋友生日舞会的时候,唱了一首《My Way》,唱到一半就被宾客持刀刺杀身亡,原因是他抢麦克风的举动很没礼貌,并且唱歌走调,实在忍无可忍。
无独有偶,还是这首《My Way》,2007年一个男子在演唱时跑掉,门口的保安提醒多次未果,最终掏出手枪,男子在这首歌里结束了自己跑调的一生。
在菲律宾唱《My Way》,可以称得上是把命交到听众的手里,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独有的死法——“My Way Killing”。
可以说,在这个国度,跑调的人唱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死神的召唤。说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难道他们国家真的每个人唱歌都很好听吗?
当然不是,但菲律宾确实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声乐强国,路边随便拉一个人唱一段都是能过好声海选的程度,还有很多嗓音逆天的小孩子,更是唱得人怀疑人生,不信你接着看。
人均歌王
看完这个菲律宾小男孩的演唱之后,我沉默了......
我无法想象一个小孩的唱功是如何达到这么高的水平,无论是气息的稳定、发声点的位置、共鸣腔体的运用和连通,还是怒音的熟悉运用,都展示出了极强的唱功水平。
最让我不敢相信的是,他对歌曲的处理,对情感的理解和演绎都非常到位,这是一个小孩可以掌握的吗?
还有这个学生唱歌的合集,每一位都称得上是神仙嗓音,那转音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而当这些小孩长大了,就成为了身怀绝技的大人,这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学校里,老师随便表演个节目,都是可以在KTV里称霸的程度。
而这位大哥就更随意了,抠着脚一个完美的高音就飙上去,这要是去参加好声音,分分钟晋级。
最残忍的是,连菲律宾的鹦鹉唱歌,高音都比我强,感觉受到了降维打击。
这个国家处处充满着音乐,开车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逛街的时候,只要音乐响起,餐厅的服务员、超市的收银员、出租车司机就会一言不合开始唱歌,而且惊人的是基本所有人都唱得很好,技术全面、情感丰富、对歌曲的处理到位。
其实鲜为人知的是,菲律宾在流行声乐届是公认的唱歌强国。
真正的歌手有多强?
在菲律宾,普通人们唱歌都这么厉害了,那杀出重围,让本就唱歌好听的普通人都觉得厉害的歌手们,得有多强?
虽然咱们没听过,但是接下来这两位歌手算是菲律宾“国民DIVA”、制霸东南亚的存在。
这位歌手叫做Charice,她的嗓音条件非常出众,声线完美,机能强大,质感强烈。在演唱中低音时深情、磁性;演唱高音是高亢、华丽。
视频中从她一开口的时候,就听得出,这是“老音箱”——声音共鸣腔全部打通,低频中频高频一起振动,明明是轻声弱唱,却十分的丰富、入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让人以为像是百万级调音师大修后的完美音质版。
此外她一开始就展示出了自己强大的基本功。
首先,她的发声位置非常高,听着她的声音不是从嘴巴发出来的,而是从眼睛处发出来的,歌曲开头A段的“Those days are gone”中的“gone”和“Nobody’s home”的“hone”就特别明显,这就体现出她科学、高效、高质量的发声理念了。
同时她的平衡混声控制得非常稳定、到位,这是很困难的,它需要头声和胸声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比例,操作不好如果比例摇晃一下,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最让我惊讶的是,她的气息像是机器人一般精准无误,但又如浪潮般的滚滚而来,听着十分自然、十分丝滑、十分高级。
而歌曲的最后高潮处,则展示了她极强的强混和咽音技术。从2分50秒到下一句“All by myself,anymore”很明显的可以听到她由强混转换到咽音。
强混时的喉位稳定,喉咙放松且打开,声音输出稳定,能保持着平衡松弛的状态,非常的厚实,强混的金属质感加上强烈的胸腔共鸣使得声压特别大,搭配面罩共鸣的使用,让声音集中且具有辽阔的空间感。
而到了“by myself,anymore”这几个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听出她的高音变得特别紧绷、特别聚焦、集中,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同时具有非常明显的金属感和光泽感,听着十分的过瘾。
毫无疑问,不管是Charice本身的技术还是对这首歌的演绎,都是世界级的水平,“国民DIVA”名不虚传。
另一位歌手叫做Morissette,中文外号“小茉莉”,她的嗓音条件和声乐水平都与Charice相当,演唱风格和曲风也都很像,但发声状态和声音追求有些许不同。
小茉莉的声音追求圆润饱满,所以她发声更靠后,更充分利用的后咽壁来发声,让她的声音变得结实、体量感大。
此外她为了保持声音的圆润饱满不受音高和咬字的影响,特地在某些地方改了咬字的元音。
比如视频1分多的那句“never be enough”的“enough”她把结尾的元音“a”改成了“a”+“o”,在a中加入了元音o的咬字,和3分20秒的“for me”的“me”把元音“i”中加入了“e”,让声音在大开口音或闭口音的时候保持了圆润感,听着非常醇厚,这就是意大利美声唱法中的掩盖技术(学美声的同学应该很熟悉)。
而随着旋律进入高音部分时我们也能看到小茉莉的声音依然保持着圆润感,这点让我确定了她是我们华语乐坛里俗称的“美通歌手”——指用美声的发声技术和咬字来唱流行的歌手,而她就是美通届的最高级者,听着没有一丝违和感,既有流行唱法的自然,又有美声的震撼。
如果说圆润饱满的声音让人感到享受,那画龙点睛般的嘶吼音则让人觉得震撼。她通过控制假声带的震动来加入失真的人声音色做出科学的嘶吼效果,让声音更有感染力。
如果非要说的话,这些歌手和那些普通人的区别就是,在本就过人的天赋基础上还进行了非常努力的技巧训练,这大概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的真实例子。
全民歌王背后的秘密
不瞒你说,看完这些演唱视频后,我对默默无闻的菲律宾大吃一惊,但了解了一下之后,发现这倒也在情理之中。
菲律宾人热情开朗, 能歌善舞, 非常喜欢过节, 全年节日不断, 大大小小的节日有几百个,每到节日时大家都会尽情地歌舞,因此形成了民族传承性的音乐文化,类似咱们的朝鲜族和藏族。
从这方面来看,确实有点音乐的民族天赋在的。
同时,作为第三大英语国, 菲律宾人普遍懂英语, 而英语的发声位置更加靠后,对后咽壁的运用也更加频繁,导致了他们的共鸣腔体长时间大幅度打开,在唱歌时声音很容易开启并连接共鸣腔,使声音更有质感。
在上文中的演唱视频里,大家有没有发现,菲律宾人从男到女,从上到下,唱腔和歌唱技术都非常的相似,简直是一脉相承。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菲律宾由于殖民历史与语言原因,在唱歌方面全面模仿欧美,模仿欧美嗓音,练习欧美唱法,专门唱英文歌,因此菲律宾全面照搬欧美先进科学的演唱教育体系。
此外,菲律宾从小就重视音乐方面的教育,那幼儿园举例,从幼儿园开始,音乐教育时间就占到整体教育时间的三分之一。孩子们每天在学校上课3个半至4个小时,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音乐游戏、唱歌、学习乐器中度过。
后期的有意识培养加上民族天赋,还有对唱歌跑调零容忍的大环境,培养出了这么多具备优秀唱功的普通人也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不是音乐强国?
但就这么一个重视音乐、全民歌王的国家,却并没有出现非常火爆、流行的歌曲或者歌手,成为不了音乐强国呢?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菲律宾对于娱乐业的出现了错误认知。
娱乐是外壳,文化才是内核,菲律宾一直把唱歌当成他们休闲、玩耍的一种方式,从嗓音、技巧、歌曲、教育,一切都是模仿和直接借用欧美的,并没有想着如何发展出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更加没有想过把文化当成一种促进经济和国力发展的形式。
从来不进行文化输出,反而一直是其他国家文化输出的市场,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说全面模仿和借鉴欧美音乐的反面例子是菲律宾的话,正面例子非韩国莫属。
同样是从嗓音、技巧、歌曲、教育,全面学习欧美,但韩国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创造出了自己的K-POP文化,同时还加入了自己民族善舞的特点,开发出了以团体为主的音乐路线。
男团、女团层出不穷,向世界大量输出K-POP文化,在增加国家和文化知名度的同时,还反哺韩国经济,使娱乐文化产业成为韩国最大的经济来源之一。
因此可以看出,没有发展自己的音乐文化,唱功再强那也只是个唱歌机器,具有很强的可代替性,唯有发展出有特色的音乐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不再“默默无闻”。
最后,希望所有五音不全的小可爱们在菲律宾平安喜乐。
(完)
文中图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
每个人的声音是天生的,也有音域限制,但可以通过练习去拓宽。如果还没有对自己的声音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就没办法发出自己想要的声音。
女中音不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女高音,但可以通过一些混声的练习,把自己变成一个像次高音的状态。中音嗓在中音的音质远胜高音嗓,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这很重要。
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带领,系统地告诉你应该就是怎么样去发那个位置的话。学生可能比较难去通过指示,或模仿来做到这些,来解决声音上的问题。
欢迎来到王沐语老师的“混声小课堂”!
混声是什么?如何练习?
▼扫码联系助教,可免费试看课程▼
哎呀音乐长期征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