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就是这个大橘会画画(cpolar用户供稿)
由AI生成
一、画好一幅画的实用技巧
-
精准提示词(Prompt)是关键
-
技巧1:分层描述
不要只写“画一只猫”,而是拆解细节:
一只橘色短毛猫,坐在窗台上晒太阳,窗外有樱花飘落,水彩风格,柔和光影,超现实主义
(用逗号分隔元素,明确场景、光线和艺术风格)不要说笼统的“画一朵花”,而是具体描述:
粉色芍药,花瓣半透明如水晶,背景有朦胧晨雾,印象派笔触
(细节越多,AI理解越精准!) -
小贴士:在提示词末尾加“超现实风格”或“电影级光影”,画面会瞬间高级感拉满。
-
技巧2:善用“否定词”
如果画面出现不需要的细节(如背景杂乱),在提示词后加--negative_prompt="crowded, blur"
(例如:排除拥挤/模糊的效果)
-
由AI生成
-
参数调整决定画质与创意
- 种子值(Seed):固定种子可复现画面,适合微调细节,方便反复修改。。
- 采样步数(Steps):数值越高细节越精细,但计算时间增加(推荐30-50步平衡效率)。
- 变分步数(CFG Scale):控制图像与提示词的匹配程度,数值高会更贴近文字描述,但可能失去创意感(建议7-12之间尝试)太低画面会跑题,太高又可能呆板。
由AI生成
-
参考图+重绘工具提升细节
- 上传一张你喜欢的图片作为“参考”,Stable Diffusion会融合其风格,会自动模仿它的色彩和质感。
- 使用“Inpainting”或“Outpainting”功能局部修改:擦除不需要的部分,或扩展画布添加新元素。
二、不受拘束的画出一幅好画的技巧
众所周知,很多的AI大模型要么使用网上的版本(多数都不太那啥,懂的都懂哈)!要么就是本地部署,咱们小牛马哪有那个钞能力在自己家里搞一个这。就算有,用公司的资源做公司(自己)的事儿不是天经地义吗?
但问题来了!
我TM被绑在了工位上!!!
上哪儿说理去?上哪儿说理去?
就因为大模型在办公室的局域网里。
为了省心我就得加班!为了省力我就得加班!
看到人家潇潇洒洒的在机场、在咖啡厅、在公园…办公,羡慕死个人啊!!!
直到我了解到了内网穿透科技,我也解锁了各种姿势来完成我的工作!
咖啡厅翘着二郎腿、床上四仰八叉、甚至上厕所拿手机都能画上一幅…
还能和同事们用共享白板PK下各自的创意!
解决问题就得用工具,要不咱和猿猴还有什么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质上讲,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能够使用生产工具以从事生产劳动的动物,这一点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那么哪位义士可以改一改孤的牛马命,打破那局域网的枷锁!让我走出办公室的牢笼!
彻底解决部署在局域网内的大模型无法局域网外使用的问题?
还有谁(脑补下《功夫》中冯导的经典画面!)
有没有?
叮叮叮叮咚咚咚咚…
cpolar眨着它卡姿兰的大眼睛,出现了!
由AI生成
从此我的生活就变成了想要的翘二郎腿和四仰八叉
- 上午在办公室:
- 用高性能服务器生成初稿,保存提示词和种子值。
- 下午外出时:
- 打开手机浏览器输入cpolar分配的公网地址 (我用的是专业版,有固定的二级子域名,不会迷路)→ 连接回公司电脑,根据伙伴或者领导要求,随时进行调试。
- 晚上在家:
- 继续调整参数,上传参考图优化细节,最终输出高清图片。
在办公室果然是有个屁大点的动静都能传播于无形。没几天这群家伙就找到了我潇洒自在的秘籍,纷纷加入到了内网穿透的科技福利队伍。还AA将套餐升了两个级别,问他们为什么?
多花一天的加班费享受一年的好服务,不香吗?就问你!不像吗?
这群cpolar的忠狗,居然怼的我无言以对,是是是,当初是我格局小了!潦草了!潦草了!!(回去我就把通道改了,让你们和我得瑟)。
三、选择cpolar必有理由:
- 零代码部署:只需一行命令即可穿透端口,无需配置NAT或DDNS,像打开微信一样点击链接就能用。
- 稳定性强:网络超稳定,连接抖动率低于5%,适合长时间渲染任务(如生成100张系列图)。
- 费用合理(便宜):便宜!便宜!便宜!你的钱包绝对不会抗议。如果不是足够便宜,我们这些小牛马怎么会自掏腰包。
- 有增长空间:我的同事在cpolar官网学到了其他大模型的教程,现在我们是用DeepSeek出关键词,然后用Stable Diffusion画图,两个AI自己就把工作做了。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办公室的咖啡和零食最近消耗太快。人闲下来,倒霉的往往是办公室的茶水间。
最后上点价值
技巧是骨架,工具是翅膀。掌握提示词的诀窍让你的创意落地,而cpolar则帮你打破时空限制,让灵感随时随地自由流动。现在就试试把你的数字画布“装进”口袋?
——现在就试试把你的DeepSeek+Stable Diffusion“搬到云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