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逐步进入发复工复产阶段,商务局、文旅局、城管委、疾控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40个不同行业的专项疫情防控指引,在疾控中心官网上予以发布。各行各业在恢复生产时,做到复工复产和防疫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高小俊表示,北京市疫情防控仍处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内防扩散就要从细节、小事着手。
2月22日下午,北京市举行第28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北京市卫健委近期对全市医疗机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全市医疗机构要对门诊大厅的门帘进行拆除等措施。
其实不仅是医疗机构,2月22日,记者走访部分商场超市发现,以往厚重的防寒门帘和透明塑料门帘已经不见踪影,手动大门保持全开状态;在收银、排队区域增设了“一米线”,部分场所将“一米线”延至“一米半”。
随着居家时日的拉长,食品、药品、生活用品等基本都需要补给,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网购习惯的中老年人来说,去超市购物、去医院拿药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就是做好“精准防控”的文章,尽可能降低公共场所风险。这就需要从细节着眼、从小事着手,去一步步追溯市民进出公共场合的每个环节,寻找日常习惯中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堵点、槽点,尽最大可能提升公共场所的“非接触率”。
如果说,在疫情发生初期,需要一系列硬核举措来强力切断病毒;那么到了现在,则更多需要从细节入手,以“精准防控”巩固前期防控成果。这既需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指导,也需要医院商超等机构尽快落实,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理解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