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已经举行好几天了,你们有关注哪些项目了吗?可爱的吉祥物雪容融也迎来了自己的主场!
在此前的冬奥会期间,憨态可掬的冰墩墩一跃成为2022开年第一顶流。
相比之下,雪容融的关注度没有那么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雪容融原型设计者——95后女孩儿姜宇帆自信满满地说:
“我相信等冬残奥会开幕,雪容融也会一‘融’难求。”
95后女孩儿姜宇帆
姜宇帆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她知道,在雪容融的背后,自己和设计团队付出了多少心血。
01
雪容融诞生记
2018年,奥组委宣布,面向全国征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
宣讲团队在全国各地高校征集创作稿件。
其中一站,来到了姜宇帆的母校,吉林艺术学院。
老师鼓励大家踊跃参与。尽管从来没有设计过吉祥物,姜宇帆还是决定试一试。
彼时,正在上大二的姜宇帆没想到,这一次的选择,会多么深刻地影响她的人生。
在最初的设计中,她把目光放在动物上。
她用麋鹿的形象设计了一个图案,但是因为使用过麋鹿元素的形象太多,老师就建议她换一个,而且不必把目光局限在动物上。
姜宇帆一下子豁然开朗,开始去想具有中国特色的物件。
她选择了中国结和饺子——极具中国风,又非常符合新年的气氛,于是她开始设计自己的第二版和第三版稿件。
可是老师看到之后,认为食物和中国结的搭配并不适合。中国结很不错,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元素和它搭配。
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还要与中国结契合,什么样的元素能够同时满足这两点呢?
出身东北的姜宇帆突然想到,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挂起红红的灯笼。
红火、温暖、热情...... 为什么不设计一个灯笼的元素呢?
于是她立马把这个想法告诉老师。
老师听完后,也很认可,而且灯笼和中国结非常搭配。
于是,姜宇帆又开始投入到自己第四版的创作之中。
此时,距离征集日期结束只剩下一天了。
顶着压力,姜宇帆全身心投入到了创作之中。
当时,她并没有想过自己的设计会通过。但是,即便是为了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她拼了命去做,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设计稿交上去之后,姜宇帆松了一口气。
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涯参与到世界瞩目的盛会之中,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都值得珍惜。
上交奥组委的第一版设计
真正努力付出的人,总是会得到命运的眷顾。
2019年1月23日,姜宇帆正在家里过寒假,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你设计的吉祥物是中国结和灯笼吗?进入初选了,可以开始修改了。”
对她来说,这一瞬间就像是做梦一样。
还没来得及品尝初选胜出的喜悦,第二轮设计立刻开始了。
学校专门成立了16人的设计团队,投入到后续修改当中。
正当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中时,奥组委突然传来消息,中国结的形象出局了。
而且,在之后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冬奥组委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迷茫与困惑笼罩在设计团队中的每个人心头。
幸运的是,他们终于等到了。
奥组委提出了修改意见——保留灯笼元素的属性,重新进行设计,赋予它更多的生命力。
于是,整个团队开始加班加点。
提出创意、画出草稿、被推翻、再设计、又被推翻......
Jiang Yufan's team spent more than 300 days and nights, drew over 10,000 design sketches, traveled between Beijing and Changchun more than 20 times, and produced a total of 32 sets of revision plans.
姜宇帆所在团队用300多个日夜,画出了10000多张设计草图,20多次往返于北京和长春,累计产出了32套修改方案。
最终,他们在红灯笼的头顶加上了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长城城墙、剪纸等纹样图案,巧妙地解决了冬奥组委提出的问题。
2019年8月21日,姜宇帆说,她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项目组接到奥组委的电话,说要他们去北京对雪容融进行修改。
可是没想到,到了北京,奥组委直接宣布,雪容融成为冬残奥会吉祥物。
那一刻,姜宇帆呆愣在原地,很久才缓过劲来。
眼角有泪水不自觉地流了出来,项目组的队员也都相拥而泣。
梦想被汗水点亮的感觉,竟如此美妙。
02
中国式浪漫的小细节
In China, a red lantern represents light, celebration, warmth and harvest.
红彤彤的灯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光明、喜庆、温暖和收获。
一个小小的吉祥物,它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悠悠五千年历史沉淀下的文化与传承。
雪容融脸上和头顶的雪,寓意着雪打灯,瑞雪兆丰年,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期待。
小小的灯笼钩也是如意的造型,没有什么比一句“吉祥如意”更能表达美好的祝福。
地标性建筑长城纹路,顶在它圆溜溜的脑袋上。
头上的和平鸽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
最精妙的是,和平鸽的剪影,是北京天坛。突出了本届冬残奥会举办地的特色,也寓意着和平友谊。
雪容融的胸前有可以点亮的会徽,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
当然作为一个小灯笼,一定是要发光的呀。
雪容融的小肚子,就笼罩着一层朦胧的黄光,充满了希望与温暖。
这样集可爱造型、文化内涵、吉祥寓意于一身的雪容融,怎么会不被人喜爱呢?
03
“雪容融”名字的由来
The name "Shuey Rhon Rhon " was determined by the Olympic Organizing Committee and teachers from Peking University.
“雪容融”这个名字由奥组委和北大的老师确定。
Snow is a symbol of whiteness and beauty.
雪,象征洁白、美丽。
“Rhon Rhon”has a treble meaning of inclusion, tolerance and integration.
“容融”有包容、宽容和交流互鉴三重含义。
Perhaps the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to define the Paralympics and to spread awareness on embracing and including those with disabilities.
这也许是定义残奥会并传播接纳和包容残疾人理念最重要的特性。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和冰墩墩一样,雪容融的英文也不是拼音。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用拼音表示,对咱们中国人来说,拼读起来非常方便。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老外来拼读,会怎么样呢?
首先,Xue不是常规的英文拼写方式,老外看了估计会无比纠结。
但把Xue的拼写改成发音类似的Shuey,老外就更容易念了。而且,Shuey本身也是一个英文姓氏。
Rong改成Rhon也是同一个道理。所以,这样的改写说到底是为了方便老外把咱们的吉祥物名字读得更准确。
毕竟,冬残奥会是一场国际体育盛事。
姜宇帆用灵感创造了雪容融的原型,而雪容融的诞生让她对设计更加热爱,也改变了她曾构想过的生活轨迹。
本打算毕业就找个工作的她,选择继续留在学校,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自己喜欢的设计上发光发热。
而今,雪容融和冰墩墩已不仅仅是一个冬奥符号。
它们被赋予了中国人的憨厚与热情、温暖与希望,和我们一起向世界谱写中国的故事。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冬残奥会的赛程吧!
*部分图片和素材来源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InsGirl及网络,侵删
学了N年英语,你的英语发音够地道吗?
想知道你的英语口语到底怎么样?
戳阅读原文,
免费申请外教一对一英语听说水平测试!
助你逐个突破英语学习难题!(申请后留意来电)
戳 “阅读原文”一起来告别哑巴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