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航回应乘客闯入公务舱 航空安保漏洞暴露!7月8日,厦门航空MF8330航班(长沙至福州)发生了一起粉丝强行闯入机舱追星的事件,暴露出航空安保与粉丝管理的多重问题。
在航班滑行阶段,多名粉丝试图突破经济舱与公务舱隔断帘,围堵演员田栩宁。尽管空乘人员反复劝阻并强调安全风险,但粉丝们依然持续涌入。视频显示,田栩宁全程保持沉默,未与粉丝互动。航班最终于9时许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降落,机场公安在贵宾室附近维持秩序,但未披露是否对涉事粉丝采取了强制措施。
厦门航空客服初期回应称“了解不够全面”,仅提供了一个座机号码,但截至发稿前无人接听。这种被动应对加剧了公众对航空公司责任的质疑。值得注意的是,田栩宁官方后援会早在6月30日和7月2日两次发布倡议书,明确禁止跟机、调换座位等行为,但粉丝仍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行程信息。
律师指出,粉丝在机舱通道聚集影响飞行秩序,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可能面临警告、罚款或10日以下拘留。若行为危及飞行安全设备运行,或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航空公司有权将涉事乘客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后续乘机。民航局《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要求航司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扰乱行为。此次事件中,厦门航空未有效隔离公务舱与经济舱,存在安保疏漏。根据《民法典》第823条,若因航司过错导致乘客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长乐机场公安在贵宾室维持秩序,但未及时介入机舱冲突。根据《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机场公安对机上扰乱行为具有管辖权,可采取强制带离等措施。此次处置凸显空地联动机制的不足。
田栩宁在7月8日晚发布长文致歉,但未直接回应机舱事件,而是针对私人生活争议。其经纪公司此前多次否认婚育传闻,但未有效遏制粉丝越界行为。法律界人士强调,私生饭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航班信息,涉嫌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最高可处5000万元罚款。此次事件暴露航司在值机环节对座位调换监管不力。专家建议推广“人脸识别+座位绑定”技术,从源头防止粉丝通过换座接近艺人。此外,《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平台保存直播视频3年,可为类似事件提供取证依据。
若航班延误超过4小时,乘客可依据《航班正常管理规定》要求厦航提供食宿或补偿(4-8小时补偿200元,8小时以上300元)。乘客需保存登机牌、延误证明等证据,通过12315平台或诉讼维权。
厦门航空需完善应急预案,例如建立“明星航班”预警机制,提前安排安保人员;对频繁出现粉丝聚集的航班实施座位锁定;参照南航“一刻登机”模式,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值机环节漏洞。2025年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虚假宣传罚款上限提至50万元,可延伸适用于粉丝经济中的恶意营销。民航局可考虑将“机闹”行为纳入征信系统,与铁路、公路等交通领域共享黑名单。公众可通过“啄木鸟投诉举报平台”曝光违规行为,推动行业自律。艺人团队应加强对粉丝后援会的管理,对屡教不改的私生饭采取法律手段追责。
此次事件折射出粉丝文化与公共秩序的深层冲突。从法律层面看,粉丝的越界行为已触碰底线;从行业角度,航空公司需升级安保措施;从社会治理而言,需构建“法律约束+技术防控+公众监督”的多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