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外卖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习惯,而网络订餐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去年底,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新规,明确外卖送餐人员及预包装食品销售从业者无需办理传统健康证即可上岗,并要求体检机构停止为外卖员提供健康证服务。这一消息受到不少外卖小哥的欢迎,认为这是减轻负担之举。
不过,网友们对此意见不一。支持者认为,如今外卖都是密封好的,外卖员没必要再办理健康证;反对者则认为,外卖员作为与食品接触的人群,还是应该办理健康证。最近关于“您的骑手正在攻击您早饭”的热搜更是加剧了消费者的顾虑。
健康证全称“预防性健康检查证明”,按照就业领域通常分为食品健康证和非食品健康证两类,涉及痢疾、伤寒、肝炎、肺结核等疾病类型。健康证作为从业前置条件,理论上可以规范外卖员健康状况,通过限制患有此类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外卖员办理健康证源于我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需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由于餐饮行业如厨师和服务员直接适用此条款,因此过去认为外卖员也应纳入管理。上海和广东等地也曾明确规定送餐人员应取得健康证明。
然而,去年10月,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指出,外卖送餐人员不属于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不需要办理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合格证。这一政策调整主要基于“食安封签”已大幅降低骑手直接接触食品的可能性。
食安封签是指为保障外卖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防止外送餐食外包装在运送过程中被人为拆启或意外破坏而采取的一次性封口包装件。封签形式多样,包括一次性卡扣、保鲜膜、腰封等,共同特征是只能一次性使用,开启后无法恢复原状或外包装易损坏。目前,食安封签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以国内较早开始试点的上海为例,去年抽查显示所有涉外卖餐饮服务提供者均使用了外卖食安封签。
四川的调整得到了不少外卖小哥的支持。天津一位长期跑单的骑手小孟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短视频,支持四川不要求骑手办理健康证的做法,获得了大量点赞和留言。北京某外卖站点站长赵哥也表示,健康证已成为骑手的一项负担。除了体检费用,还有时间成本。办健康证需要排队,全部检查完至少得1个多小时,加上往返路上的时间,等于小半天出去了。此外,健康证通常不能当天出结果,还得再回去一趟。
更重要的是,外卖员是送餐的,不是出餐的。只要封签是完整的,就足以证明食物没问题。许文在北京开了多家炸鸡店,曾被骑手反向教育过打包严密的重要性。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也表示,现在打包很严,只要包装不破损,配送环节没啥额外风险。
尽管如此,仍有消费者持不同意见。5月28日,“您的骑手正在攻击您早饭”话题冲上热搜。当事人怀疑外卖员吃掉了自己的酱香饼和茶叶蛋。有网友留言表示,100多块的健康证很有必要,这样大家感觉安全多了。
事实上,封签的推广并不均衡。随着市场下沉,封签执行力度也会打折扣。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外卖市场,截至2024年,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近年来,针对外卖市场的治理和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但问题依旧层出不穷。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外卖相关投诉量同比上涨18.2%,其中食品安全问题最多,占比36.2%。
一家外卖平台表示,封签能显著降低人为污染和运输过程中的意外开封风险,建议建立全链条管理体系。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整治外卖乱象需要线下线上一起发力,平台严格审查,监管部门加大惩处力度,鼓励消费者参与监管,开发在线监控功能,场地业主也需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