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中美金融工作组在上海举行会议,这是自去年9月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金融两个工作组后,第五次召开双边会议。《纽约时报》称本次会议旨在加强沟通并“保持双方经济关系的稳定”。媒体关注本次会谈的重点包括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资本市场管理等问题。这在国际秩序面临挑战、中美经济关系紧张的当下,显得尤为迫切且重要。这是继美国商界高级代表团访华后,中美在经贸金融领域的又一次交流。
尽管双方官员派出的级别并不高,但在中美冲突加剧的当下,中美两国金融关系要想企稳止跌,平日里就是主要依靠中美金融工作组的沟通实现。尤其是现在美国终于熬不住,想要降息的关键时候,美国就指望通过中美金融工作组这一渠道,来跟中方打交道。
尽管这次美方并没有透露是否就降息问题和中方进行讨论,但从美国副财长所说的“讨论金融稳定”、“出现金融压力时,中美改善沟通的具体措施”等词眼,我们就能感受到不一般的信号。
要知道,尽管去年11月份,中方领导人在旧金山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了会晤,中美两国关系在大方向上有所缓和和改善;但近段时间以来,中美双方在多个领域出现较大分歧,经贸关系也仍旧较为紧张。在当前中美经贸关系持续紧张的关键时刻,美方直接派人来到上海与中方会谈,中美双方到底能够达成怎样的共识,这也是颇为引人关注的。而另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内容,大概就是美债问题了,有专家分析称,拜登政府此次派人来华面谈,也大有一种明显想要向中方“借钱”的意思。
为了表达诚意,美国特意做了3件事向华释放善意。一、7月包括波音、高盛在内的跨国美企高管组团来华,就是希望继续与华合作,对中国市场很有信心。而且美国企业家代表团将在近期继续访华。
二、7月底,中国企业家组团访美,对此前美企高管访华的回访,但也是在此次访美期间,拜登政府推迟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芯片、医疗产品等再加征关税的决定。
三、7月份美国对大疆无人机解除了禁令,日前,五角大楼将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移出了黑名单。显然,美国真的急了,有求与中国。
其实美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断攀升的债务,美国的债务曾经是非常健康的,在里根政府执政时期,美国债务始终处于一个健康的水平线;在老布什和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债也处在安全线之下。
转折点发生在小布什在任期间,到了奥巴马政府时期,恰好赶上了经济危机。到了特朗普和拜登两任政府时期,又经历疫情,需要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和经济低迷,为了缓解这个经济问题,美国在发行美债的路上一路狂奔,截至2024年7月,美国国债已经达到了34.997万亿美元,无限逼近35万亿美元关口。
有分析推测,现如今35万亿美债重压在前,该数据仍有见长趋势。面对这种情况,美联储无奈之下放出风声,称将于9月进行降息,没曾想,美股市场却紧跟着大跌。所以说,美国如今希望尽可能改善中美关系。
除了经济层面,中美高层会晤也包含着拜登政府的部分私心。如今,美大选终局步步临近,无论哈里斯还是特朗普,都在暗自较劲,尽全力冲刺。拜登政府目前需要为哈里斯争取更多选民支持率,若拜登政府能够助力改善中美经贸合作,扭转美国经济颓势,无疑将极大提升选民对哈里斯的信心。
进入8月份以来,美国经济和股市接连传出坏消息,民众失业率一路狂飙,如此疲软的就业数据势必会导致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抛售狂潮就此产生。根据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消息来看,80%的中低层家庭财务缓冲不容乐观,信用压力的加剧会使增长的消费支出受到威胁,纵观全局美联储不得不宣布9月份可能降息的消息。
正如策划师亚瑟•布达加扬说得那样,美国经济或许没有陷入技术性衰退,但最起码已经出现了“裂痕”,民众财务困境加上企业盈利萎缩,将会使美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拜登政府显然坐不住了,他们希望中国能够伸出援手。
首先,美国希望中国能够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以缓解其债务压力,要知道,中国一直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之一,如果中国增加购买,无疑能给美国一些喘息的机会。
其次,美国希望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美国希望借助中国的经济增长来带动自身经济复苏。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改变其遏制中国发展的基本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6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其中显示,中国6月增持美国国债1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4亿元),总持仓增至7802亿美元,这是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债增持幅度最大的一个月。
这份报告中的另一个重大变动则来自日本。因外汇干预的需求,日本正持续减持美国国债。报告显示,今年6月份,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环比减少106亿美元,下降至1.1177万亿美元。这是日本连续第三个月大幅减持美债,合计减持规模达7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