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第二天,多家车企公布了5月份销量或交付量数据,不少企业同比出现翻倍增长。行业竞争激烈,工信部和中汽协纷纷发声,或将为产业带来一些变化。
6月1日,多家车企发布了5月销售或交付量数据。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遥遥领先,达到38.25万辆,同比增长15.27%。吉利紧随其后,5月销量达23.52万辆,同比增长46%,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13.8万辆,同比增长135%。此外,小鹏、阿维塔、零跑和岚图四大品牌的销量也大幅增长超过100%。
同一天,雷军在微博上表示,2025年5月小米su7的交付量将超过28000台,并正在全力准备大规模量产,预计7月份开始。雷军还引用了莫言的一句名言:“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被解读为对余承东言论的回应。不过随后,他删除了这句话,仅保留了相关图片和小米汽车的信息。
此前,在2025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提到,有些公司只做一款车就卖爆了,虽然产品质量可能不是很好,但因其强大的品牌能力和流量能力而热销。外界认为余承东所指为小米。
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一份倡议书,提出四点建议:所有企业应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优势企业不应挤压其他主体生存空间;企业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外,不应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或进行虚假宣传;所有企业应对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自查整改。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赞同并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倡议,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坚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乘用车销量为864.1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2.4%,增速连续两个月维持在10%以上。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总销量达44.6%,2025年前四个月占比进一步提升。近年来,中国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2024年已突破2700万辆。自2007年起,中国乘用车销量超过日本,2010年超过美国,2013年超过欧盟,一直稳居全球首位。按人口基数测算,中国乘用车市场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