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蝗虫逼近中国,一件危及1900万人生命的事情正在发生

article/2025/7/20 18:13:17

来源 | 桌子的生活观

ID | zzdshg

新冠病毒肆虐的同时,另一件令人忧心的事正在发生。

东非蝗灾。

不要小看这场灾难,目前,至少有10个国家遭到蝗群侵袭,红海南岸加上北岸的蝗虫,数量预计已经达到了5000亿只……

并且,蝗虫还在飞快地迁徙移动,有4000亿只已经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逼近中国。

此次作乱的沙漠蝗虫,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移栖害虫,有“生物炸弹”之称。它们非常能吃,一天能吃掉与自身重量相当的食物。

而一个普通大小的蝗群,就有多达4000万只蝗虫,一天之内就可以移动150公里,吃掉3.5万人的粮食。

这意味着,可能有1900万人,即将面临被饿死的处境。

据肯尼亚农业部消息,在该国东北部,仅一个蝗群就长60公里、宽40公里,用“遮天蔽日”来形容毫不为过。

粗看一下,你以为下面的树木是红色的,可是再仔细对比一下绿色植被就会发现,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蝗虫。

《华盛顿邮报》这样描述蝗群:

从远处看,它们就像一股浓烟;随着它们不断靠近,数十亿只呈现在你面前,像暴雪一样汹涌,像雨滴一样难以计数,像贪婪的怪物一样令人惊恐地扑来。它们猛烈拍打着翅膀,像不祥之云挡住太阳。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都熟知和害怕的害虫,正在入侵东非。

从远处看,它们就像一股浓烟;随着它们不断靠近,数十亿只呈现在你面前,像暴雪一样汹涌,像雨滴一样难以计数,像贪婪的怪物一样令人惊恐地扑来。它们猛烈拍打着翅膀,像不祥之云挡住太阳。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都熟知和害怕的害虫,正在入侵东非。

蝗群过处,寸草不生,赤地千里,农民辛苦一年的血汗,被尽数糟蹋。

农民们试图用最原始的方法,喊叫、用衣服扑打、敲锅碗瓢盆等驱赶蝗虫。

肯尼亚的警察使用了催泪瓦斯,甚至向蝗群开枪扫射;埃塞俄比亚的救援人员使用农药泵和车载喷雾器来驱散蝗群。

但这些方法,统统收效甚微,蝗群规模依然与日俱增。

一辆埃塞俄比亚的客机,降落的时候遭蝗群挡道,机头和挡风玻璃上沾满了虫尸,机组人员不得不拉高飞机,爬升到2600米的空中。

蝗虫遮挡了视线,雨刮器也无济于事,机组人员只好冒险打开驾驶舱的侧窗,手动进行清理。

再次飞行了很远,一直到亚的斯亚贝巴,飞机才总算成功降落。

在自然的巨大威力面前,人类实在是渺小而脆弱。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警告,蝗虫的繁殖呈指数式增长,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蝗虫数量可能会再增加8000倍。

到那时,粮食危机会大范围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在东非蝗灾的新闻下方,看到这么一条评论:

蝗灾听上去是件很古代的事了。

的确,我们这代人,压根没有关于蝗灾的记忆,饥荒,更是一个听上去十分遥远的词。

但这不代表蝗灾不可怕,只能说明,我们的前人为抵抗蝗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成就。

在中国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中国三大灾害,而且,由于蝗群可移动,其危害比起水旱灾,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春秋时代到新中国成立的2600多年中,明确记载的蝗灾就有800多次。

根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我们的祖先们饱受蝗灾之苦,史书中处处可见相关记录:

“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旧唐书·五行志》

“嘉靖三十九年蝗食禾苗殆尽;万历十四年飞蝗蔽空;清朝康熙三十四年蝗起宝武界,饥民相食。”——天津市《宝坻县志》

饿殍枕道、饥民相食,寥寥数字,今天读来却是字字泣血。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电影《1942》,影片中河南的大饥荒,就是因为继旱灾之后,又爆发了蝗灾,导致河南1200万人受灾。

有的农民指望着秋收后还账的,眼看着秋粮被吃掉,无不捶胸顿足地大哭。有些人在周围敲锣,想把蝗虫吓唬走;有的用花布绑在棍子上挥舞驱赶;有的老人更是对着田里的蝗虫下跪磕头,烧香都无济于事。

真是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计可施,只能任由蝗虫肆虐。

有的农民指望着秋收后还账的,眼看着秋粮被吃掉,无不捶胸顿足地大哭。有些人在周围敲锣,想把蝗虫吓唬走;有的用花布绑在棍子上挥舞驱赶;有的老人更是对着田里的蝗虫下跪磕头,烧香都无济于事。

真是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计可施,只能任由蝗虫肆虐。

庄稼被啃得一干二净,老百姓只能吃草根树皮甚至观音土,被饿死的不计其数。

这些由蝗灾引发的沉重记忆,深深地镌刻进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脑海里。

可能有人会问,蝗虫不是能吃吗?油炸蝗虫可香了,怎么还会闹饥荒?

说这话的人,是没弄清楚蝗虫和蝗灾的区别。

单个的蝗虫是绿色的,性格温和无害,但是,一旦聚集到60只以上,蝗虫就容易发生变异,会变成黄色,性情大变,还会释放出一种毒素。

就算这样的蝗虫可以吃,但它们会成群地随风迁徙,以极快的速度啃光一片地后,就飞往下一个地方,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那里任人捕捉。

而且蝗灾把庄稼破坏了,颗粒无收,饥荒就跟着来了。

所以, 把蝗灾轻飘飘地总结为一句“靠吃解决”,是无知且幼稚的。

要知道,软弱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我国与蝗灾的斗争,可谓旷日持久,又艰苦卓绝。

鸣金驱赶法、捕击法、火烧法、沟坎深埋法、掘种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湿难飞用器具抄掠法等。

但这些方法,大多是杯水车薪,收效甚微,蝗虫依然四处为患。

建国初期,我国依然是采取最原始的方法来灭蝗,动员、组织群众进行大面积捕打蝗虫的活动,在蝗虫连年大发生的情况下,制止了大面积蝗群起飞。

1951年,人民空军出动了5架飞机,协助河北、安徽、湖北等省在荒无人烟的蝗虫发生基地灭蝗,这是中国飞机治虫史上的第一页。

1952年,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接受了治理飞蝗的研究任务,他做了一个决定:深入飞蝗发生基地,也就是飞蝗的‘老巢‘”。

于是,马世骏和他的团队,先后来到了洪泽湖畔的泗洪县车路口蝗区和界集蝗区。

那是远离村庄的荒草地,科学家们在上面搭起简单的帆布帐篷,支起绿色帆布的行军床,春夏秋三季都驻扎在那里。

生活条件有多艰苦可想而知,但科学家们根本无暇顾及。

他们忙着将试验地围起来,在里面埋好大、中、小的养虫笼,进行不同密度蝗蝻的生活史观察、繁殖实验、对飞蝗生殖力的饲养观察、变型的实验研究等。

经过数年与蝗虫的“朝夕相处”,马世骏团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一手资料,对蝗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蝗虫最恐怖的就是惊人的繁殖能力,他们把幼虫埋在地下,天然地避开了各种天敌。

目前对于蝗虫最有效的方法是喷洒化学药物,但对蝗虫的幼虫是没有作用的,而且成本很高不说,还会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并且有导致蝗虫产生赖药性的风险,大家都知道,很多害虫因为农药喷洒太多,出现耐药性,完全没有作用了。

所以,农药不能滥用。

那怎么办呢?只能从源头上治理。

既然蝗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态失衡,那么,就尽量修复生态链,让蝗虫的天敌们,重新成为灭蝗的主力。

比如说鹳鸟,不管是幼虫还是成虫,鹳鸟通通都能捕杀,曾经有人在一只鹳鸟的胃中发现1449只蝗虫的幼虫。

比如粉红椋鸟,这种鸟以蝗虫为主食,一天能吃120—180只蝗虫。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新疆就开始采取人工堆砌石碓的方式,给粉红椋鸟提供营巢场所,来招引这种珍贵的鸟类。

新疆每年招引的粉红椋鸟超过10万,有效控制蝗灾面积上千万亩。

以前国道施工的时候,碰到粉红椋鸟孵化,都要停工一个月,等它们离巢再开工。

除此之外,再加上修筑堤坝、控制水位等,大范围的蝗虫灾害在中国大地基本绝迹。

所以,好几代人都没有关于蝗灾的记忆,是因为背后有无数前人和科学家的默默付出。

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了灭蝗事业,只为不让蝗虫毁掉人们的口粮,不让饥馑再次在中华大地上蔓延。

正是因为对生态的重视,所以我们才会觉得蝗虫的灾害已经成为历史,但也仅仅只是被压制住了。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规划(2014-2020年)》,目前,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 2.8 亿亩次左右,分布在20 个省(区、市)”。

“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新疆等常发区和吉林、黑龙江等偶发高密度蝗群危害仍时有发生。”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全球生态破坏的加剧,人们捕杀野生动物,吃鸟类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再加上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导致蝗虫成灾。

那一张张图片简直是触目惊心。

结网围猎野生鸟类的人类正发出狞笑,他们不知道,自己屠戮的不是鸟,而是他们的同类。

本来是它们一直在克制害虫,你却把它们吃了,或者使它们失去栖息之地,那么蝗虫成灾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失去天敌是什么概念,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

它们可以无穷无尽地繁殖而不受限制,进一步挤压地球上的资源,而别的生物只能濒临灭绝,人类也会因为没有粮食而活活饿死。

我们常说自然界的食物链是环环相扣的,失去了那重要的一环,后果太恐怖了,我们人类真的无法承受。

有人说,蝗虫被喜马拉雅山挡住了,不会进入我国,但不排除它可以从印度、缅甸方向进入云南,进而肆虐我国,真的要时刻保持警惕。

2020年的开局,真的太魔幻了。

吃野味,新冠肺炎在我国肆虐,夺去了1696人的生命。

澳洲山火导致10亿只动物在大火中丧生,65万只蝙蝠涌进澳大利亚城区,其中体型最大的巨型狗头蝙蝠,双翼展开可以超过1.5米,并且极具攻击性,一口可以咬断人的脖颈。

在尼日利亚,一场怪病席卷了该国19个州,造成了至少47人死亡,365人感染,据推测可能是化学杀虫剂中毒所致。

美国致命的乙型流感已导致1900万人感染,死亡人数高达10000人。

巴西附近的人工湖中,发现了一种神秘的病毒,其90%的基因根本无法识别……

其实,我们应该多一些对自然的敬畏。

如果我们不多加警醒,不去有意地保护生态环境,未来这样的灾难只会越来越多。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不要辜负科学家们的努力,更不要自取灭亡。

点个“在看”,唤醒我们敬畏自然!

亲子 / 教育

来源 |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个人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http://www.hkcw.cn/article/PORrQZKZtY.shtml

相关文章

原创蝙蝠侠片场照,这也是很多人比较震惊的一点

蝙蝠侠片场照DC新片《蝙蝠侠》在苏格兰格拉斯哥拍摄中,罗伯特帕丁森/蝙蝠侠的替身骑摩托车的片场照也曝光,老爷的制服及各种细节清晰展现,来观察一下。试镜视频只能大致看出头盔,衣领,胸甲和logo。那我个人就从这4点讨论下看法吧。头盔,看着像皮革,还能看到缝纫线。右眼…

十大全免费、无广告的在线观影神器

正文: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大家都喜欢在网上找电影看,但是很多视频网站都需要付费才能观看高清的电影电视剧。那么有没有什么免费的在线观看网站呢?当然有!下面我就为大家推荐十个非常棒的免费在线观影网站,这些网站都是全免费的,而且没有任何的广告,让你可以安心地看电…

韩国确认发生超级传播 一人确诊导致1001人被隔离

日前,位于韩国的大邱发生了新冠肺炎超级传播疫情事件,韩国防疫部门立即积极隔离与第该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人群,并对与该患者一起参加教会活动的“新天地”大邱教会接近1001名的教徒实施在家隔离措施。 据了解,该患者是韩国第31例确诊患者,为一位61岁的韩国籍女士。2月9日…

原创六年恋爱长跑结束,姐依旧光彩照人,他怎么变流浪汉了?

对于i欧美娱来说, 本月月初,“霉霉”Taylor Swift和在一起6年的男友Joe Alwyn,竟然分!手!了!这算是十足的big news了, 没想到快半个月过去了, 竟然还有续集…… 导火索是, 昨天外媒发现“小贱贱”Ryan Reynolds(演过“死侍”那位), (中国人吃瓜靠偶遇,欧美人靠查…

2020年最新预测:房价今年跌一半?!这消息可靠么?

2020鼠年一开年,全球就经历了一场千百年难遇的浩劫——新冠状疫情。那么,在疫情的影响下,老百姓最关心的房价会呈现什么样的走势呢? 在如今娶个媳妇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买房子,买房子是我们人生中算是最重要的事情了。但是在近两年房价升的让我们都很害怕,最近由于疫情的原…

日本地震正式测定7.0级 东京有震感

【日本地震正式测定7.0级 东京有震感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正式测定:今天17时09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北纬38.43度,东经141.84度)发生7.0级地震。东京有明显震感,日本气象厅发布海啸预警@人民网:日本宫城7.2级地震【日本宫城县附近海域发生7.2级地震】当地时间20日18时09分…

符合5条就该分手了,一段感情要结束的征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作者 | 四哥 大家好,我是四哥,四哥是个情感咨询师。是否感觉这段感情越来越没有激情,发生争吵的机率也增大,愈发觉得痛苦不堪。其实感情危机并不是突然间就冒出来的,它一定是在平时的细节中潜滋暗长,彼此都没有发现罢了。对于爱情,我想每…

日本天皇寿宴如期举行,包括首相安倍晋三等各界人士470人出席

2月23日,日本天皇德仁在皇居庆祝了60岁生日,由于疫情原因,皇室取消了这次的公众庆祝活动,私人宴会则照常举行。首相安倍晋三及各界共470人,出席了日本天皇的生日宴会。 按照惯例,在日本天皇生日当天,会有普通民众进入日本天皇居住的“皇居”向其祝贺,但为了应对当前疫情…

泪目!医护夫妻通过声音眼神认出彼此,拥抱后又各自工作

4日傍晚,绍兴市人民医院的隔离病房上演感人一幕:一对全副武装的医护夫妻不期而遇,两人不约而同敞开双手,互相拥抱打气。这一幕刚好被监控记录下来。 这对夫妻都是绍兴市人民医院的员工,丈夫叫陈炳,是放射科的副主任技师,妻子叫徐小奇,是小儿内科副护士长。疫情发生后,…

海南省军区少将政委何清凤向直属队官兵送上新年祝福

点击左上角“琼崖国防”关注我们 除夕之际,年味正浓,海南省军区少将政委何清凤代表省军区党委,前往省军区直属队看望全体基层官兵,送去暖暖的新春祝福。何清凤一行察看了值班室、战士宿舍和饭堂等场所,检查指导了战备工作,了解基层官兵年夜饭准备情况和春节活动安排,对落…

原创刘柏辛和李佳琦的关系 堂兄妹的二人不同姓原因曝光

最近,不少网友都表示吃惊,没想到刘柏辛和李佳琦的关系居然是堂兄妹!这一点,你是否也觉得出乎意料呢?那么,刘柏辛和李佳琦既然是堂兄妹,为什么会一个姓刘,一个姓李呢?据了解到,之前刘柏辛现身李佳琦直播间时,就为大家揭晓了这个原因。详情曝光,下面就来一起去看看吧…

刘老根三中,二奎为何突然消失了?答案终于被说出

郭铁城凭借《刘老根》这部剧而走红,在剧中饰演刘老根(赵本山饰)的二儿子二奎,相比于大奎,二奎并不是那么安分守己,与其父子更像是个冤家一般,理念不同的他们常常争吵不休。 不过,就是因为这部戏的这个角色,剧中戏份颇多,同时表演又不俗的他,也让我们开始慢慢了解这位…

高考是否推迟?教育部这样回应!

蓝字 2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大中小学开学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有关工作情况。针对是否会推迟高考、考研复试时间等一系列公众关注的热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作出了明确回应。 高考是否推迟?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

瑞士女排精英赛宣布停办

当地时间周五晚,瑞士女排精英赛(Montreux Volley Masters,原意“蒙特勒排球大师赛”)主办协会进行了投票,决定解散该协会,意即停办这项由1984年开始举办的传统国际赛事。 今年,在多支世界强队因为要参加其它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国际赛事而放弃参加瑞士赛的事实面前,“瑞士…

原创研发出全新的隔离帽,河南再提热搜!

因为一顶极具创新与实用的隔离帽, 河南企业再上热搜!对于抗疫前线、不间断作战的医护人员,最“尴尬”的瞬间无异于佩戴护目镜和口罩时,脸上留痕下的“最美勒痕”了。 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南长垣一卫材企业研发三款新型“隔离帽”,可以让勒痕消失。帽子大概就是下面这样! 河…

多图!广州首例儿童治愈患者出院:得赶紧把寒假作业给做了

“谢谢护士阿姨的照顾!“2月6日下午,广州首位儿童确诊病例走出广州市儿童医院隔离病房,经过9天的治疗,痊愈出院!这是广州首个治愈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儿童病例患者,谈起治疗,12岁的”琦琦“神情淡定,表示”有护士细心照顾不害怕,“出院后得赶紧把寒假作业…

“今年腊月28就贴春联,因为30是立春,29是绝日”,这说法对么? ​

这种说法明显是对我们国家古代历法的误读了!在中国古代贴春联一般都选择立春前的前一两天贴上,也有很多在大年三十贴春联的,因为大年三十还有其他活动。现在一般都在年二十九或者年三十贴春联,也没有什么禁忌。看来是对“绝日”的错误理解造成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农历中的…

重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工作

昨日(2月10日),据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也在《焦点访谈》中表示: “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在对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进行全面检讨、反思,找出我们法律制度的弱项和短板,看看怎么样去修改和完…

蛋糕的13种做法,好看又好吃,小孩子都喜欢

芒果慕斯用料1 芒果泥300克;淡奶油400克;8寸戚风蛋糕二片;牛奶100克;吉利丁5片;细砂糖80克 做法 先做好戚风蛋糕,准备好所有材料 将烤好的戚风蛋糕横切成三片,只用到二片 用慕斯圏在蛋糕片上裁出合适的大小 将芒果去核去皮后放入料理机中打出300克的芒果泥 吉利丁用冰水…

青春有你李汶翰c位出道,总决赛排名受质疑

《青春有你》是由爱奇艺于今年重磅推出的青年励志综艺 。这档综艺开播的时候水花并不大,没有《偶像练习生》的热度那么高。而随着节目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其实里面还是有不少多才多艺的小哥哥,渐渐地被他们吸引。4月6日晚,《青春有你》进行了总决赛,将决定最终出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