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晨5时,笔者打开手机,见小稿“初二学生守棺材洞 每位参观者收费5元”组图爆冷门引发网友热读,一位初二学生为什么会回到边远家中,帮助家人看守棺材洞之中背后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017年4月4日清晨6时,距天亮还有大约一小时,我从贵阳驾车决定再次去花溪区高坡乡甲定苗族洞葬哪儿,进一步弄清楚中学生王金乙为什么清明节守棺材洞的原因。一家三代三口人。
8时过,经二个多小时的奔逐,我来到甲定村大山深处位于棺材洞山下不远的王金乙简陋的家。王金乙和父亲的卧室
一位老人见来客,说着浓厚的苗语,王金乙听到喊声,从屋里出来,见我们不是陌生人,也就和我聊了起来。原来那老人是王金乙的奶奶,80多岁,不会汉话。王金乙生长在这样的家。
王金乙说,他家平时一家三代三口人就住在这里。你妈妈走好多年了,还带走了我妹妹。这他父亲曾经住过的山洞
王金乙带我去看他爸爸住过的山洞。这是一个几十平米,不规则的山洞,洞中央有玉米杆铺成床的样子,洞中有水缸、地上仍然可见火堆灰。有许多驱鬼涂鸦。
王金乙带我去看他爸爸住过的山洞回来,满头大汗用山泉水洗脸。
王金乙将我们送给他的馒头,送给奶奶
王金乙说,他爸爸一大早就出门去了,家里就他和奶奶,平时一家三代三口人就住在这里。你妈妈呢?随行人插话问,王金乙说,妈妈走好多年了,还带走了我妹妹。
王道回指着右前说,我原来住在那个山洞里。哦!是没有钱修房才住山洞吗?“也可以这样理解”。接着,王道回讲起他的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一带山上没有什么树木,树根都被人挖去烧了。
1990年,因母亲身体不好不想外出打工,到这里种植杜仲,那时杜仲80元一斤。尽管如此,没有钱投资就搁下来,我就是那时住进山洞。随后我老婆嫌我穷,带着我们的女儿离开了我,离开了这里。
王道回说:我坚守这块土地20多年,护山成林,烤酒养猪,照顾年迈妈妈,抚育年幼儿子,希望感动上天,让老婆和女儿回来。
洞葬地偏僻,平常很少有人来,没有没专门人员管理。我家住在棺材洞附近,政府和家族叫我暂时管理,参观者每人5元收香纸钱,养不活人,更发不了财,要是能发财,别人早就不让我管了。
王金乙的爸爸王道回,他说:我家住甲定寨子上,木房盖瓦,早就列入危房改造户,但家里穷,一直没修建。王道回指着右前说,我原来住在那个山洞里。这是给儿子交待,游客来别用火。
二位游客的到来,打断了我们的交流。王金乙收客人每人5元钱,王道回对游客说,这是我们王家早年洞葬遗址,现在是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样的环境成长的王金乙,他说他不怕鬼,看来他也不怕家穷,从学校到家,往返交通费34元,环境反差大。可他说不出什么响亮的豪言壮语,他只是说,有时间还是回到家,帮助大人守护棺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