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护士阿姨的照顾!“2月6日下午,广州首位儿童确诊病例走出广州市儿童医院隔离病房,经过9天的治疗,痊愈出院!这是广州首个治愈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儿童病例患者,谈起治疗,12岁的”琦琦“神情淡定,表示”有护士细心照顾不害怕,“出院后得赶紧把寒假作业给做了!“
由于“琦琦“父母也感染正在住院治疗,哥哥检测为阴性在家隔离中,当天,街镇相关负责人前来接”琦琦“出院,出院后先到镇隔离点暂住,待哥哥隔离期结束再送回家中,在这期间,”琦琦“的生活街镇方面会安排专人照顾。
“琦琦”在医护人员陪同下出院。
精准治疗,痊愈出院
今年12岁的琦琦,随父母于1月22日由湖北老家自驾返回广州,1月26日与父亲一同出现发热、少量流涕症状。根据1月27、28日两次取咽拭子结果,患儿及其父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均为阳性,于1月28日由外院转入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入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月29日该院根据大小便分析、生化、输血四项、凝血四项结果未见异常,胸片提示肺部感染,修正诊断为“病毒性肺炎,冠状病毒感染”,给予一级护理、单间隔离(飞沫加接触隔离)、干扰素喷喉、易坦静止咳化痰、营养支持、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治疗,并请中医科会诊协助诊治。
入院治疗9天后,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原核酸检测阴性,肺部CT复查影像无明显异常。经省、市医疗救治专家组评估,符合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龚四堂介绍,该院邀请了省、市专家组3次会诊,专家建议对患儿尽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在对琦琦的治疗中,没有使用抗生素。该院会根据患儿的整个治疗过程,整理信息,总结特点,参与制定省、市儿科救治特点和指引。
据了解,该院共收治6例广州确诊患儿,1例从潮州转入的患儿,患者年龄最大14岁,最小2个月,主要是家庭聚集发病,目前没有重症患儿。
”琦琦“今日出院。
温情护理,隔离不隔爱
因父母在市八医院接受隔离,琦琦独自一人被救护车送到了市妇儿医疗中心儿童院区感染科隔离治疗,成为了隔离病区第二名无陪护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儿。
初来乍到的“小公主”十分安静,然而不停揉搓衣角的双手、怯生生打量周边的眼神,还是暴露了紧张不安的情绪。如何让孩子安心度过这段“禁锢”的隔离期,是临床治疗方案外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护理组立即同琦琦妈妈进行沟通了解,在妈妈的帮助下,该院医务人员很快找到了打开琦琦心扉的“钥匙”。了解到她平常学习成绩很好,爱看书、画画。可是病区平常没有常备这些物品,又适逢春节、抗疫时期,无论是网购还是现货购买都不容易解决。
据介绍,目前该院已有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儿已经痊愈,经两次复核已达出院标准。
感染科王艳玲护长在微信护理工作群中无意间提到“不知道这个时候在哪里可以买到新的课外书和玩具”时,急诊科吴金霞护长、血液科黄海英护士长、新生儿科郭晓萍护长和神经科沈慧玲护士长纷纷送来书籍、积木、玩偶等;感染科护士彭纷霞和朱彩金也很快从家中拿来了尚未拆封的新书籍和画笔等物品。当大家把礼物送到琦琦手中时,她羞涩地笑了:“阿姨,你们放心吧,有了这些礼物的陪伴,我就不害怕了!谢谢你们啊!”堆积的玩具和书籍把病房装扮成了小姑娘在家时的“公主房”,虽然没有浪漫的窗帘和卡通的床饰,但她乐在其中,甜甜的笑意在那张漂亮的小脸上洋溢开来。
晚餐时间,护士们给她带来了营养餐、鸡汤、牛奶和水果。她拍了张照片发给妈妈,让妈妈不要担心自己。“感谢儿童医院的领导、医生和护士。真的好好。”琦琦妈妈回复信息中说道。
据了解,琦琦返家后,将进行居家观察,市妇儿医疗中心将会持续两周开展相关随访、监测。经过医院规范、科学的治疗,在市妇儿医疗中心感染病区隔离治疗的其他患儿病情平稳或正在缓解。除了今日出院的琦琦之外,后续计划还有2名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患儿也即将陆续出院。
“琦琦“住院期间。
医护人员带“琦琦“外出检查。
儿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龚四堂介绍,儿童也是易感人群,根据儿童活动特点,要注意饭前、便后要勤洗手,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员密集、封闭的场所。建议家里每天进行2次开窗通风,每次半小时。家里如果有人出现疑似症状,要早期隔离、早期筛查。
对于普通孩子的营养补充,他6个月以下的宝宝母乳喂养为主,4到6个月可适当添加辅食;6个月到1岁的宝宝,可以添加相应的固体食物,如蛋黄、鱼肉等;1到3岁的孩子,每天500毫升牛奶、1个鸡蛋。
采写:南都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 周密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
编辑:林嘉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