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
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主任 孙学工: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我们预定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实现了稳中有进,经济增长速度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可以超额完成年初(5%)的这样的一个目标。
保持经济增速稳中有进的同时,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消费作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今年来跑出“加速度”,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黄汉权:高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主要表现在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前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3.2%,消费内部的结构方面不断优化,新的消费新的业态占比不断提升。
2023年,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年汽车出口总量有望跃居全球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绿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魏琪嘉:科技创新的突破,产业规模的增大,以及由此产生的倍增的效益,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牵引和推动作用。也为我们2024年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对于2024年中国经济,会议延续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同时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此,专家表示,“以进促稳”更能体现对经济更进一步的决心,同时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让新动能成为“稳”的重要力量。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魏琪嘉:我们稳一定是有“进”的这种稳,除了要求我们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要加速的推进制度型的改革、结构性的调整,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以这种新动能、新动力反过来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发展的态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黄汉权:首先是积极,在“进”的方面要迈出更大的步伐,但是积极又不能过头,叫适度加力。财政政策既要发挥它的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作用,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同时要注意把控好它的风险。所以这个也体现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要求。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实习编辑:胥传泽